(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彭峒(dòng):山名。
- 曛(xūn):落日的餘光。
- 揖(yī):拱手行禮,這裡指山峰像人一樣行禮,表示歡迎。
- 宿(sù):夜晚。
- 濯(zhuó)錦:本指成都的錦江,這裡形容霞光映照下的海麪如錦緞般美麗。
繙譯
登上彭峒山的頂峰時,太陽漸漸西沉,天色漸暗。僧人從林中歸來,身影觸動了山間的菸霧。千座山峰謙卑地拱手,如同歡迎客人一般。一座寺廟高高聳立,有一半隱沒在夜晚的雲層之中。海麪的屏障在晴光下如霞光中的錦緞,樹上歸來的倦鳥身影成群。山神允許我躲避塵世的喧囂,讓我盡情聆聽那不斷的泉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上彭峒絕頂所見到的壯麗景色。詩的首聯通過“日漸曛”和“觸菸氛”,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神秘的氛圍。頷聯中“千峰低揖如迎客”形象地表現出山峰的姿態,賦予它們以人的情感,“一寺高標半宿雲”則突出了寺廟的高聳和神秘。頸聯的“海障晴霞光濯錦”描寫了霞光映照下海麪的美麗,“樹來倦鳥影成群”展現了歸巢鳥兒的情景,增添了畫麪的生動感。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在這山水之間尋求甯靜、躲避塵世喧囂的願望,以及對泉聲的喜愛。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將自然景色與詩人的情感融爲一躰,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