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

· 蘇葵
行路難,行路難,青山高高路盤盤。 石牙如錐插道左,旁有棘剌兼黃菅。 雨深泥滑馬蹄寒,雖盡日力嗟媻跚。 莫教跬步少不穩,齏粉立見須臾間。 行路難,行路難,上無援引無飛翰。 畏途涉歷志頗勵,指不敢咋心敢酸。 平生履坦笑無分,隘道負重恆躋攀。 止吾止也以義制,進吾往也人何干。 行路難,行路難,鷓鴣啼處雲漫漫。 日已過午將投山,纖離欲困僕欲瘝。 馭風之速已無術,窮途之哭吾羞顏。 誰貽此阻天投艱,遁之九五佔不刊。 行路之難吾敢嘆,行路之難吾敢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盤盤:曲折迴旋的樣子。(讀音:pán pán)
  • 石牙:石頭突出的部分。
  • :像錐子的形狀。
  • 棘剌:荊棘,泛指山野叢生的帶刺小灌木。(讀音:jí là)
  • 黃菅:一種茅草。(讀音:huáng jiān)
  • :表示感嘆。
  • 媻跚:行路緩慢的樣子。(讀音:pán shān)
  • 跬步:半步,古代稱人行走,舉足一次爲「跬」,舉足兩次爲「步」。(讀音:kuǐ bù)
  • 齏粉:細粉,碎屑。(讀音:jī fěn)
  • 須臾:片刻,一會兒。(讀音:xū yú)
  • 援引:引用,提拔,薦舉。
  • 飛翰:飛鳥。
  • 畏途:危險可怕的路途。
  • :咬住。(讀音:zé)
  • 纖維:應爲「騂騮」,良馬名。(讀音:xīng liú)
  • :生病,痛苦。(讀音:guān)
  • :逃避,躲閃。
  • 九五:《周易》中的卦象。
  • 不刊:不可更改。

翻譯

行路難啊,行路難,青山高高,道路曲折盤旋。石頭的突出部分像錐子一樣插在道路左邊,旁邊有荊棘和黃菅。雨下得很大,道路泥濘,馬蹄都感到寒冷,即使整日用力前行,也只能艱難緩慢地行進。不要讓半步稍有不穩,否則立刻就會粉身碎骨。

行路難啊,行路難,向上沒有提拔舉薦,也沒有飛鳥可以憑藉。艱險的路途讓人經歷時意志頗爲堅定,手指不敢去咬,心裏卻感到酸楚。平生走在平坦道路上的歡笑與我無緣,在狹窄的道路上負重前行卻總是不斷攀登。停下來是因爲道義的制約,前進也是我自己的選擇,別人能怎樣呢。

行路難啊,行路難,鷓鴣啼叫的地方雲霧漫漫。太陽已經過了中午將要落山,良馬也疲憊欲困,僕人也快要病倒。想要像駕馭風一樣快速前行已經沒有辦法,在走投無路時哭泣我會感到羞愧。是誰給我這樣的阻礙,上天給我這樣的艱難,像遁卦的九五之爻所說的那樣不可更改。

行路的艱難我怎敢感嘆,行路的艱難我怎敢感嘆。

賞析

這首詩以「行路難」爲主題,反覆強調路途的艱難險阻。詩中描繪了道路的曲折、環境的惡劣以及行人的艱辛與無奈。青山高峻,道路盤曲,石牙如錐,荊棘叢生,雨深泥滑,這些景象生動地表現出前行的困難。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在艱難路途中心志的堅定,雖有酸楚,但仍堅持不懈。同時,也提及了人生的困境,如沒有外界的幫助和憑藉,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前行。詩的最後,作者感嘆路途的艱難如同天命一般不可更改,但又表現出一種不屈服的態度。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蒼涼,通過對行路艱難的描寫,反映了人生道路上的種種挫折和困難,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藝術感染力。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