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有酒:這裏指備有酒。
- 且:暫且,姑且。
- 語話:談話。
- 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質或性情。
- 離情:離別的情懷。
- 螢(yíng):螢火蟲。
- 微:微弱。
- 霜薄:薄薄的霜。
- 難當:難以承受。
- 無期別:沒有確定歸期的離別。
- 山雲:山上的雲霧。
- 渺茫:模糊不清,這裏指難以預料。
翻譯
你我相聚有酒那就暫且盡情暢飲,喝醉之後我們的話語也變得多了起來。 此時人的真性情得以顯現,離別的情緒讓我們各自心傷。 螢火蟲微弱,飛得遠了就容易看不見,薄薄的霜讓人難以抵擋那寒冷。 這不是不知歸期的分別,但山間雲霧變幻,未來的事也難以預料。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複雜情感。首聯通過飲酒談話的場景,營造出一種放鬆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頷聯則直接點明離情,表現出雙方內心的傷痛。頸聯以螢火蟲飛遠和霜薄難擋來象徵離別的無奈和現實的艱難。尾聯說雖然不是不知歸期的分別,但未來的事情如同山間的雲霧一樣渺茫難測,進一步深化了離別的愁緒。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蒼涼,用簡潔的語言深刻地描繪了離別的情景和心情。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峯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三年渡遼海,涉瓊南而歸,備嘗艱阻,胸次益瀟灑廓落。再依雷峯,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爲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1311篇诗文
釋今無的其他作品
- 《 壽王瑞圖 》 —— [ 明 ] 釋今無
- 《 遼海舟中 》 —— [ 明 ] 釋今無
- 《 壽徐藩憲符嵎 》 —— [ 明 ] 釋今無
- 《 螺浮甫出山即入惠陽承留別一律相訂半旬度中秋於尹瀾柱銓部園亭予維舟石龍以俟並次元韻 》 —— [ 明 ] 釋今無
- 《 壽李雲翔 》 —— [ 明 ] 釋今無
- 《 遼海舟中 》 —— [ 明 ] 釋今無
- 《 從羅浮下山與張給諫相訂度中秋於尹瀾柱園亭張公以行止不果予獨泛舟泊南海神祠上浴日亭同四藏自顯自堅鐵關諸 》 —— [ 明 ] 釋今無
- 《 甲寅春二月與蜜在慧均四藏自顯超漢鐵關洞開瓶出法敵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掛雲諸子從燕臺南歸取道泰安登岱嶽所經 》 —— [ 明 ] 釋今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