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儲恩例賜給二品誥命感忭有作

· 嚴嵩
西蜀旬宣惟我祖,簪纓餘澤到諸孫。 琅函錦字尚書誥,秀水鈐山世德門。 蓬舍盡堪容駟馬,圭田元可薦蘋蘩。 四年兩度逢恩慶,重見天光賁九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皇儲:已確定的皇位繼承人。
  • 恩例:指帝王爲宣示恩德而頒佈的條例、規定。
  • 誥命(gào mìng):朝廷頒佈的命令,在文中指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
  • 感忭(gǎn biàn):感激歡欣。
  • 旬宣:周遍宣示。後引申爲巡撫之職。
  • 簪纓(zān yīng):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後借指高官顯宦。
  • :恩澤,恩惠。
  • 琅函錦字:指華美的文書。
  • 尚書誥:這裏指以尚書名義頒佈的誥命。
  • 秀水鈐山:嚴嵩的家鄉在分宜,分宜有秀水環繞,鈐山屹立,所以用「秀水鈐山」代指嚴嵩的家鄉。
  • 世德門:世代積德的家族。
  • 蓬舍:簡陋的房屋。
  • 駟馬:四匹馬駕的車,借指顯貴者所乘的車。
  • 圭田:古代卿、大夫、士供祭祀用的田地。
  • 蘋蘩(píng fán):兩種可供祭祀的水草,泛指祭品。
  • (bēn):裝飾,使之華美。
  • 九原: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後泛指墓地,也可代指祖先。

翻譯

皇儲依照恩例賜予我二品誥命,我心中感激歡欣而作此詩。 我的祖父曾在西蜀擔任巡撫,他的高官顯宦之餘澤惠及到我們這些子孫。 華美的文書上寫着以尚書名義頒佈的誥命,我的家鄉秀水鈐山是世代積德的家族。 簡陋的房屋完全能夠容納顯貴者的車駕,我有可供祭祀用的田地,原本就可以獻上祭品。 四年裏兩次遇到恩賜慶典,再次見到皇恩之光,足以讓九泉之下的祖先也感到榮耀。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表達自己獲得皇儲恩賜二品誥命時的感激與欣喜之情。詩中先提及祖父的功績及對子孫的恩澤,然後描述了自己所獲得的誥命和家鄉的榮耀,以及自己的住所和祭祀的情況,最後強調了皇恩的浩蕩,讓自己和祖先都深感榮幸。整首詩語言較爲華麗,通過對各種事物的描述,展現了嚴嵩對皇恩的感激和對家族榮譽的自豪。然而,嚴嵩在歷史上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這首詩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自我吹噓和粉飾之嫌。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