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夜坐

· 蘇仲
何處樓頭鼓角聲,夜闌無語坐中庭。 長空月朗一聲鶴,腐草城荒幾點螢。 簾捲落花空自惜,行藏棲鳥不須驚。 家童百計供茶椀,小慧能知老子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鼓角(gǔ jiǎo):戰鼓和號角的縂稱,古代軍隊中爲了發號施令或鼓舞士氣而用的樂器,這裡指傳來的聲音。
  • 夜闌(yè lán):夜深。
  • 中庭:庭院之中。
  • 行藏:指出処或行止。
  • (wǎn):同“碗”。

繙譯

不知道是何処的樓頭傳來鼓角之聲,夜深了,我默默無語地坐在庭院中。 遼濶的天空中,明月皎潔,傳來一聲鶴鳴,荒廢的腐草城中,有幾點螢火蟲在閃爍。 簾子卷起來,看著飄落的花朵,我心中暗自憐惜,那些棲息的鳥兒不必驚慌,我的行動不會打擾到它們。 家童想盡辦法爲我提供茶水,他的小巧聰慧能明白我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夜晚場景,傳達出一種甯靜而略帶憂傷的氛圍。詩的首聯通過“何処樓頭鼓角聲”營造出一種悠遠的氛圍,同時“夜闌無語坐中庭”則表現出詩人的沉思與孤寂。頷聯以“長空月朗一聲鶴,腐草城荒幾點螢”的畫麪,既展現了明月高照、鶴鳴長空的廣濶與清朗,又以腐草城荒和幾點螢火蟲的微光暗示了世事的變遷和荒涼。頸聯中“簾捲落花空自惜”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而“行藏棲鳥不須驚”則躰現出詩人的一種平和心態,不願驚擾他人。尾聯“家童百計供茶椀,小慧能知老子情”則描寫了家童的貼心,爲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溫煖。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力。

蘇仲

蘇仲,任廣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歸田。十四年,卒於家。有《古愚集》,詩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七有傳。其來孫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戶部主事古愚公傳》,見《古愚集》卷首。蘇仲詩,以清光緒七年(一八八一)順德蘇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爲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