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浙:指浙江東部地區。
- 銅章:古代官員的印章,這裏指官職。
- 南都:指南京,明朝初期的都城。
- 禮郎:古代官職名,負責禮儀事務的官員。
- 草書:一種漢字書法風格,以潦草、流暢著稱。
- 印盛箱:裝印章的箱子。
- 社鼓:古代鄉村祭祀時使用的鼓。
- 麥始嘗:指新麥開始收穫,可以品嚐。
- 蕭蕭:形容風吹動的聲音。
- 衙院:官府的院子。
翻譯
偶然來到東浙地區擔任官職,感覺自己就像在南都時那個負責禮儀的官員一樣。無論何時,花和月總是伴隨着琴聲出現在宴席上,而我的草書作品則和印章一起被珍藏在箱子裏。清晨,鄉村的歌聲隨着初升的太陽響起,茶剛剛採摘下來;春風中,社鼓聲響起,新麥開始收穫,可以品嚐了。這真是山中美好的日子,官府的院子裏,風吹動着,隱約可以聞到焚香的味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東浙擔任官職時的閒適生活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詩中,「花月總隨琴在席」和「草書都與印盛箱」展現了作者的文化生活和藝術修養。後兩句通過對鄉村生活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節律的尊重。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嚮往自然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