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一齋爲都憲常熟徐公賦
行臺徐公公肅字,作宦屢更天下事。
顧名思守父師言,主一題齋遠相示。
聖人立教先敬身,大賢受訓仍書紳。
嚮晦燕息毋敢肆,雲誰有志希先民。
主一開端子程子,基聖功成此終始。
敬夫銘與晦翁箴,石本空餘墨盈紙。
願公勖哉持寸心,端居儼若神明臨。
緝熙問學不但已,海虞山高吳水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行臺:古代官署名,指中央政府派出的地方行政機構。
- 公肅:人名,徐公的字。
- 作宦:做官。
- 更:經歷,參與。
- 顧名思守:看到名字就想到要遵守。
- 父師言:父親和老師的教誨。
- 主一:專心一意,指專注於某一事。
- 題齋:在書房題字。
- 遠相示:遠遠地展示給人看。
- 立教:創立教義或教育原則。
- 敬身:尊敬自己,指自律。
- 大賢:偉大的賢人。
- 受訓:接受教誨。
- 書紳:寫在紳帶上,表示銘記。
- 嚮晦:接近夜晚。
- 燕息:安息,休息。
- 毋敢肆:不敢放縱。
- 希先民:希望成爲先賢那樣的人。
- 開端:開始。
- 子程子:指程顥和程頤,宋代理學家。
- 基聖功:建立聖人的功業。
- 終始:始終,從開始到結束。
- 敬夫:尊敬的夫子。
- 晦翁:朱熹的別稱。
- 銘:銘文。
- 箴:箴言。
- 石本:石刻的版本。
- 墨盈紙:墨跡充滿紙張。
- 勖:勉勵。
- 持寸心:保持一顆小小的心。
- 端居:端正地坐着。
- 神明臨:神明降臨。
- 緝熙:繼續光明,指不斷學習。
- 問學:學問。
- 海虞山:山名,位於江蘇常熟。
- 吳水:指江蘇一帶的水域。
翻譯
行臺的徐公,字公肅,他做官時多次參與處理天下大事。看到自己的名字就想到要遵守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他在書房題字「主一」,遠遠地展示給人看。聖人創立教義首先尊敬自己,偉大的賢人接受教誨並將其銘記在心。接近夜晚時休息,不敢放縱,有誰有志向成爲先賢那樣的人呢?「主一」這一理念由程顥和程頤開始,建立聖人的功業從始至終都以此爲基礎。尊敬的夫子的銘文和朱熹的箴言,石刻的版本只剩下墨跡充滿紙張。願徐公勉勵自己,保持一顆小小的心,端正地坐着如同神明降臨。不斷學習,不止步於學問,海虞山高聳,吳水深邃。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徐公的品德和學問,強調了「主一」精神的重要性。通過提及徐公的官職經歷、對父師教誨的遵守以及對學問的追求,詩人表達了對徐公的敬仰和對「主一」理念的推崇。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典故和象徵,如「主一」、「敬身」、「書紳」等,展現了明代士人對道德修養和學問追求的高度重視。整體上,詩歌語言典雅,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的文化修養和精神追求。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過觀音寺和壁上舊日留題 》 —— [ 明 ] 程敏政
- 《 成化甲午冬十二月二十一日祈雪齋居適吳興沈用賓寓宿公署分韻得西字 》 —— [ 明 ] 程敏政
- 《 播州程氏世澤堂 》 —— [ 明 ] 程敏政
- 《 鄉舉同年會集武學得請字 》 —— [ 明 ] 程敏政
- 《 甲寅歲八月廿七日過大監戴公城東清適園亭漫成一律 》 —— [ 明 ] 程敏政
- 《 集李絕句十八首其一登京口望江樓 》 —— [ 明 ] 程敏政
- 《 宗侄貢士式之求詩壽巖鎮方翁七十 》 —— [ 明 ] 程敏政
- 《 通州道中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