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雪洲卷

船窗手披雪洲卷,王子作圖滕子篆。 殘編亦有賦兼詩,入眼平生驚一見。 澄江叔度真高人,曠視百世非常倫。 浮槎獨抱江海志,草屨不沾京洛塵。 漁翁笛裏歌聲闋,春到梅花幾愁絕。 諸公久作地中仙,一洲漫存圖上雪。 分司使者都水郎,舊物所寶非青箱。 撫時懷古三嘆息,彭城北去春流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澄江叔度:指程敏政自己,澄江是他的號,叔度是他的字。
  • 曠視百世:遠大的目光,超越百代。
  • 浮槎:木筏,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草屨:草鞋,指簡樸的生活。
  • 京洛塵:京城的塵土,比喻繁華的都市生活。
  • 地中仙:比喻隱居的高人。
  • 分司使者:官職名,指掌管某項事務的官員。
  • 都水郎:古代官職名,掌管水利。
  • 青箱:古代用來收藏書籍的箱子,比喻學問。

翻譯

在船窗邊,我手捧着雪洲的畫卷,王子的畫作和滕子的篆刻。 這殘破的卷軸中既有賦也有詩,一眼看到就讓我感到驚喜。 我,澄江叔度,真是一個高人,我的目光超越了百代,與衆不同。 我像漂泊的木筏,懷抱着江海的志向,穿着草鞋,不沾染京城的繁華。 漁翁的笛聲中歌聲已停,春天到來,梅花幾度愁絕。 諸位先生早已成爲隱居的高人,而這一洲的雪景,只在圖畫中留存。 分司使者,掌管水利的官員,他所珍視的不是學問,而是舊物。 撫今追昔,我三次嘆息,從彭城向北,春水悠悠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雪洲卷的描述,展現了作者程敏政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和遠大的志向。詩中,「澄江叔度」自比,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繁華世界的超脫。通過「浮槎」、「草屨」等意象,描繪了一種遠離塵囂、追求自然與自由的生活方式。結尾處的「撫時懷古三嘆息」,則流露出對往昔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深思,體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對世事的洞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