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述古翁

· 黃衷
身在江湖道自尊,登堂長見古風存。 王通著論全經世,徐孺明農祇閉門。 蹤跡暫時逢郡守,姓名何處號軒轅。 從前檢校醇儒行,清苦無勞並日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王通:隋代大儒,主張經世致用,著有《中說》等。
  • 徐孺:即徐稚,東漢時期著名隱士,以耕讀自給,不仕朝廷。
  • 明農:指精通農業,這裏指徐孺以農耕爲生。
  • 軒轅:古代傳說中的黃帝,這裏可能指某個以軒轅爲號的隱士或學者。
  • 檢校:查覈,考察。
  • 醇儒:指學問精深、品德高尚的儒者。
  • 並日餐:形容生活簡樸,一天只吃一頓飯。

翻譯

身雖隱居江湖,但道義自重,登堂入室常見古風猶存。 王通著書立說,全心全意經世致用,徐孺精通農事,只閉門自守。 雖偶爾與郡守相遇,但姓名何在,號爲軒轅的隱士又在何處? 從前考察過純正儒者的行爲,他們生活清苦,無需勞煩一日三餐。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尊重和對古代儒者風範的懷念。詩中通過對王通和徐孺的描述,展現了他們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同時表達了對他們高尚品德和簡樸生活的讚賞。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強調了醇儒的清苦生活和無需過多物質享受的境界,體現了作者對這種生活方式的嚮往和推崇。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