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晨望

· 黃衷
漠漠重陰蔽曉暾,偶隨風羽矚高原。 鵝黃瀲灩韶年換,狐白蒙茸野氣昏。 戰火連岡餘勝社,炊煙帶雨起頹垣。 傷心鴻雁哀鳴地,惟有長林凍雀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漠漠:形容霧氣瀰漫,模糊不清的樣子。
  • 重陰:濃厚的雲層。
  • 曉暾:初升的太陽。
  • :注視。
  • 高原:地勢較高的平原。
  • 鵝黃:淡黃色,形容初春的嫩葉或新芽。
  • 瀲灩:形容水波盪漾的樣子。
  • 韶年:美好的年華,這裏指春天。
  • 狐白:指狐裘,這裏形容天氣寒冷。
  • 蒙茸:形容雜草叢生的樣子。
  • 野氣:野外的氣息。
  • :昏暗。
  • 戰火:戰爭的火焰。
  • :剩餘。
  • 勝社:勝利的祭壇,這裏指戰爭留下的痕跡。
  • 炊煙:做飯時升起的煙。
  • 頹垣:倒塌的牆。
  • 鴻雁:大雁,常用來比喻遠方的親友。
  • 哀鳴:悲傷的叫聲。
  • 長林:茂密的樹林。
  • 凍雀:因寒冷而聚集的鳥雀。
  • :喧鬧。

翻譯

清晨,濃密的雲層遮蔽了初升的太陽,我隨着風中的羽毛,注視着高原的景象。淡黃色的新葉在春水中盪漾,標誌着美好年華的更替;狐裘般的寒意和野外的昏暗氣息交織。戰爭的火焰在山岡上留下痕跡,炊煙從倒塌的牆上升起,帶着雨水的氣息。令人心痛的是,大雁在哀鳴,而只有茂密的樹林中,凍雀在喧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的景象,通過對比戰爭的殘酷與自然的生機,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爭的哀痛。詩中「漠漠重陰蔽曉暾」與「鵝黃瀲灩韶年換」形成鮮明對比,前者描繪了戰爭的陰霾,後者則展現了春天的希望。末句「傷心鴻雁哀鳴地,惟有長林凍雀喧」更是以鴻雁的哀鳴和凍雀的喧鬧,深刻反映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與無奈。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