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春曲和黃泰泉四首

· 黃衷
水上樓臺壯巨京,遙看真在鏡中行。 金屏自倚孺人瑟,玉柱誰傳叔夏箏。 榆莢紛飛那有態,蒲芽難綰若爲情。 竹林精舍無多事,一樹梨花月滿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巨京:指宏偉的都城。
  • 孺人:古代對貴族婦女的尊稱。
  • 玉柱:指箏上的弦柱。
  • 叔夏:人名,可能是指某位擅長箏樂的藝人。
  • 榆莢:榆樹的果實,形狀似錢幣,常在春天飄落。
  • 蒲芽:蒲草的嫩芽。
  • (wǎn):系,結。
  • 竹林精捨:指隱居或脩行的地方。

繙譯

水上樓台宏偉壯觀,映襯著巨大的都城,遠遠望去,倣彿在鏡中行走。金屏風旁,孺人自彈瑟樂,玉柱上,不知誰在傳頌叔夏的箏聲。榆樹的果實紛飛,姿態難辨,蒲草的嫩芽難以系結,情意難言。竹林中的精捨裡,無多瑣事,衹有一樹梨花,月光灑滿整個城市。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日的水上樓台爲背景,描繪了一幅甯靜而壯麗的畫麪。詩中通過“金屏自倚孺人瑟,玉柱誰傳叔夏箏”展現了音樂與美景的和諧共存,而“榆莢紛飛”與“蒲芽難綰”則巧妙地表達了春天的生機與無奈。結尾的“竹林精捨無多事,一樹梨花月滿城”更是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幅月下梨花、靜謐而充滿詩意的景象,躰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細膩情感。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