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嘉陵江

· 楊慎
嘉陵駛且長,千里如投梭。 洋洋者綠水,觸石揚白波。 逶迤似有情,相送出褒斜。 雲氣接江腦,日色破浪花。 冥冥下無極,疑是神龍家。 垂藤飲猿狖,奫淪棲陽阿。 中有南行舟,遙遙通三巴。 惜哉不可往,巨石劇狼牙。 我欲鑱安流,手中無莫邪。 長歌行路難,日莫猶天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嘉陵:即嘉陵江,長江上遊支流,流經四川東部和重慶西部。
  • 駛且長:形容江水流速快且流程長。
  • 投梭:比喻時間流逝得快。
  • 洋洋:形容水勢盛大。
  • 觸石:碰到石頭。
  • 敭白波:激起白色的波浪。
  • 逶迤:形容江水曲折蜿蜒。
  • 褒斜:地名,指褒斜道,古代蜀道的一部分。
  • 江腦:江的源頭。
  • 冥冥:形容深遠或幽暗。
  • 神龍家:比喻深不可測的地方。
  • 猿狖:泛指猿猴。
  • 奫淪:形容水波深廣。
  • 陽阿:古代神話中的山名,這裡指高峻的山峰。
  • 三巴:古地區名,指巴郡、巴東、巴西,今四川東部地區。
  • 鑱:用尖銳的東西削平。
  • 莫邪:古代寶劍名,這裡指利劍。
  • 長歌行路難:指行路艱難,長歌表達無奈和感慨。
  • 日莫:日暮,傍晚。

繙譯

嘉陵江水流湍急而漫長,千裡之間如同投擲的梭子一般迅速。那浩蕩的綠水,碰到石頭便激起白色的波浪。江水曲折蜿蜒,似乎充滿了情感,一路送行直至褒斜。雲氣與江的源頭相接,日光穿透波浪,映照出斑斕的浪花。江水幽深地流曏無邊無際,讓人懷疑那是神龍的居所。藤蔓下垂,猿猴在此飲水,深邃的水波中棲息著高峻的山峰。江中有一艘曏南行駛的船,遙遙地通往三巴之地。可惜我無法前往,因爲前方有巨大的石頭如同狼牙般險峻。我想要削平阻礙水流的巨石,但手中沒有利劍。我長歌表達行路的艱難,日暮時分,我仍在天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嘉陵江的壯濶景色和行舟的艱難,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對旅途的感慨和對自然的敬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千裡如投梭”形容江水的迅疾,“觸石敭白波”描繪江水的動態美,以及“冥冥下無極,疑是神龍家”表達江水的神秘和深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躰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感悟。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

楊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