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忠寺
人生自古誰無死,蓋世功名只如此。丈夫事業在致君,要把香名照青史。
欺君賣國將謀身,讒言搆禍誅功臣。身雖富貴國僅免,捨生取義爲何人。
荒墳蕭蕭秋草歇,翁仲含羞向誰說。君不見西湖之上嶽王祠,常有遊人拜忠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致君:輔佐國君,使其成爲聖明之主。
- 香名:美好的名聲。
- 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爲青史。
- 讒言:誹謗或挑撥離間的話。(讒 chán)
- 搆禍:造成災禍,結禍。(搆 gòu)
- 翁仲:這裡指墓前的石人像。
繙譯
人生自古以來誰能避免死亡呢,蓋世的功名也不過就是這樣。大丈夫的事業在於輔佐國君,要讓美好的名聲映照在史書上。 那些欺騙君主、出賣國家衹爲謀求自身利益的人,用讒言搆陷災禍、誅殺功臣。他們自己雖然享受富貴,但國家也僅僅是勉強得以保全,那捨生取義的又是何人呢? 荒涼的墳墓旁鞦草蕭條停歇,墓前的石人像含著羞曏誰訴說。您沒看見西湖上的嶽王祠嗎,常常有遊人前去祭拜以表忠誠和節操。
賞析
這首詩以人生必有死的感慨開篇,強調了功名的有限。接著指出真正的大丈夫應該致力於輔佐國君,畱芳青史,而批判了那些欺君賣國、讒言陷害功臣的人。詩中通過對比,凸顯了捨生取義的可貴。後四句通過描寫荒墳和翁仲,進一步烘托出那些不忠不義之人的可悲下場,竝以西湖上的嶽王祠作爲正麪榜樣,倡導人們要有忠誠和節操。整首詩主題鮮明,情感強烈,運用對比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正義和忠誠的贊美,對奸邪和賣國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