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井莘厓孝廉從都中來省其尊人存士先生於永安官舍後入珠江過訪出見和紅鳥詩材致翩翩因贈二律

披襟尤愛事南圖,鵲起曾聞溢慶殊。 司馬文心原錦繡,徐陵筆架是珊瑚。 詩裁仙徑先紅羽,月泛珠江滿玉壺。 最好五雲繚繞處,一門蝌蚪壯皇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莘厓(shēn yá):人的字號。
  • 孝廉: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明清時用作對擧人的雅稱。
  • 尊人:對他人或自己父母的敬稱。文中指父親。
  • 存士先生:人名。
  • 南圖:謂南飛,南征。這裡可理解爲遠大的志曏。
  • 鵲起:指見機而作或乘時崛起。
  • 慶殊:特殊的喜慶之事。
  • 文心:爲文之用心。
  • 錦綉:色彩鮮豔,質地精美的絲織品,比喻美麗或美好。
  • 徐陵:南朝文學家、詩人。
  • 筆架:擱筆的文具。
  • 仙逕:這裡指超凡脫俗的路逕。
  • 紅羽:紅色的羽毛,可能象征美好或祥瑞。
  • 五雲:五色瑞雲,多作吉祥的征兆。
  • 蝌蚪:指蝌蚪文,喻指古文字或書法。

繙譯

敞開衣襟尤其喜愛談論宏偉的志曏,聽聞乘時崛起之事曾充滿了特別的喜慶。司馬相如的爲文用心原本如錦綉般美好,徐陵的筆架就如同珊瑚般珍貴。詩歌創作選在超凡脫俗的路逕上,先有那如紅羽般美好的詩意,月色灑在珠江上,水麪如滿是月光的玉壺。最美好的是那五色瑞雲繚繞的地方,一家人的古文字書法爲都城增添了壯觀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是釋今無寫給井莘厓的。詩中表達了對井莘厓的贊美和對其家族的美好祝願。首聯通過“披襟”“南圖”“鵲起”等詞,展現出一種積極曏上的氛圍和對井莘厓的期望。頷聯以司馬相如的文心和徐陵的筆架作比,贊敭井莘厓的文學才華和藝術脩養。頸聯描繪了詩的美好如紅羽,以及珠江月色的迷人,富有意境。尾聯以“五雲繚繞”象征吉祥,“蝌蚪壯皇都”表達了對井氏一門在文化方麪的期望和贊譽。整首詩用詞華麗,意境優美,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文學功底和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峯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三年渡遼海,涉瓊南而歸,備嘗艱阻,胸次益瀟灑廓落。再依雷峯,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爲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