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作病僧詩予以爲非有道之病僧光半因請予賦一律
蒲團添絮月添寒,窗外花枝不耐看。
識斷浮漚難覓劍,珠然風火不留盤。
雞鳴潮上蓬頭溼,人寂更闌夜語乾。
寶鏡果曾偷聽得,木蛇空掛碧雲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浮漚(ōu):水面上的泡沫。
- 更闌(lán):更深夜盡,深夜。
翻譯
在蒲團上添了些棉絮,月亮也增添了寒意,窗外的花枝讓人不忍心去看。 想要識破如水面泡沫般的虛幻難以找到利劍,珍貴的珠子在風與火中不會留在盤裏。 雞叫時潮水上漲,蓬頭被打溼,人在寂靜的深夜等到話語都說盡了。 那神奇的寶鏡就算真的曾偷聽到什麼,木蛇也只是空掛在碧雲端。
賞析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清冷、孤寂的氛圍。首聯通過「蒲團添絮」「月添寒」「花枝不耐看」等描寫,表現出環境的寒冷和詩人內心的某種情緒。頷聯中「識斷浮漚難覓劍,珠然風火不留盤」富有哲理,暗示了對虛幻和無常的認識。頸聯「雞鳴潮上蓬頭溼,人寂更闌夜語乾」進一步強化了孤獨和寂靜的感覺。尾聯的「寶鏡果曾偷聽得,木蛇空掛碧雲端」則給人一種虛幻、空靈的印象。整首詩用詞精妙,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某種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