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邑侯

官船欲發鼓鼕鼕,一載何因得謝公。 日出梧岡鳴老鳳,雨來桃浪起真龍。 劍光凌亂臺星動,琴調清高玉宇風。 他日相逢何處是,東華門外馬青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邑侯: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 鼓鼕鼕:形容鼓聲。鼕(tóng),古代的一種鼓。
  • 謝公:指謝安,東晉政治家,以隱逸不仕著稱。
  • 梧岡:傳說中鳳凰棲息的地方。
  • 老鳳:比喻賢能的人。
  • 桃浪:桃花盛開時的江河之水,比喻美好的景象。
  • 真龍:指皇帝,也比喻傑出的人物。
  • 台星:指三台星,比喻三公或宰輔。
  • 琴調:琴聲的調子,比喻高雅的音樂或詩文。
  • 玉宇:傳說中神仙的居所,也指華麗的宮殿。
  • 東華門:古代皇城的東門。
  • 馬青驄:青白色的馬,這裡指騎著駿馬。

繙譯

官船即將出發,鼓聲隆隆,這一程怎能沒有賢能的謝公相伴。 太陽陞起在鳳凰棲息的梧岡,老鳳鳴叫,預示著賢才的出現; 雨水降臨,桃花盛開的江河湧動,象征著真龍天子的興起。 劍光閃爍,使得象征宰輔的三台星似乎都在動搖; 琴聲清雅高遠,倣彿在神仙的居所中廻蕩。 將來我們會在何処重逢呢?或許在皇城的東華門外,我騎著青白色的駿馬。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邑侯的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對邑侯的敬仰和期待。詩中“日出梧岡鳴老鳳”和“雨來桃浪起真龍”兩句,既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象,又隱喻了賢才和英明的君主的興起。結尾的“東華門外馬青驄”則寄托了對未來重逢的美好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對賢才的贊美。

歐陽建

歐陽建(一五○一—?)字參可,別號篁濱。新會人。明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舉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進士,授福建清流知縣。遷禮部郎中。有《鍾佳草》、《篁莊遺稿》。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九。歐陽建詩,以清咸豐三年刊本《篁莊遺稿》爲底本。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