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次韻三首

如天斯道豈難登,有孔鑄顏便服膺。 今日與君須盡醉,藤蘿石上月將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歐陽建:明代詩人。
  • 天斯道:指高深的道理或技藝。
  • 豈難登:難道難以達到。
  • 有孔鑄顔:指孔子教導顔廻,比喻得到高人的指點。
  • 服膺:衷心信服。
  • 藤蘿:一種攀援植物。

繙譯

高深的道理難道難以達到嗎?得到孔子的指點就像顔廻一樣衷心信服。今天與你必須盡情暢飲,直到藤蘿覆蓋的石頭上,月光漸漸明亮。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告別。詩中,“天斯道豈難登”展現了詩人對高深道理的追求,而“有孔鑄顔便服膺”則表達了得到高人指點後的信服與感激。後兩句“今日與君須盡醉,藤蘿石上月將明”則描繪了與友人共飲至深夜,月光透過藤蘿照在石頭上的情景,既展現了詩人與友人的深厚情誼,也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情懷。

歐陽建

歐陽建(一五○一—?)字參可,別號篁濱。新會人。明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舉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進士,授福建清流知縣。遷禮部郎中。有《鍾佳草》、《篁莊遺稿》。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九。歐陽建詩,以清咸豐三年刊本《篁莊遺稿》爲底本。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