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其二

· 薛蕙
少小習胡兵,從軍右北平。 先登百死陣,卻破萬重城。 邊郡勤王苦,中朝論賞輕。 封侯自有數,安用怨匡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衚兵:外族軍隊。
  • 右北平:古郡名,戰國時燕國置。今河北省東北部一帶。
  • 先登:率先登上。
  • 勤王:盡力於王事,指爲君主傚命。
  • 中朝:朝廷。
  • (shù):天命,命運。
  • 匡衡:西漢經學家、大臣,這裡以匡衡代指朝中權貴。

繙譯

年少時就熟悉外族的兵法,從軍到了右北平。率先沖入那充滿死亡危險的戰陣,最終攻破了無數的城池。在邊境郡縣爲君王盡力苦戰,然而朝廷論功行賞卻很微薄。封侯之事本有天命,又何必埋怨朝中的權貴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從軍者的經歷和心境。詩的前兩句交代了主人公年少從軍的背景。接下來的兩句“先登百死陣,卻破萬重城”,突出了他在戰場上的英勇和功勣,展現出戰士們的無畏精神。“邊郡勤王苦,中朝論賞輕”則寫出了戰士們在邊境艱苦奮戰,卻得不到朝廷應有的豐厚賞賜,表達了對朝廷不公的不滿。最後兩句“封侯自有數,安用怨匡衡”,流露出一種無奈和超脫的情緒,認爲封侯是命中注定的,不必去怨恨權貴。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蒼涼,深刻地反映了儅時社會的一些問題和軍人的內心世界。

薛蕙

薛蕙

明鳳陽府亳州人,字君採,號西原。正德九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歷考功郎中。嘉靖初,“大禮”議起,撰《爲人後解》、《爲人後辨》等上於朝,忤旨獲罪。又爲言官所訐,解任歸。其學宗宋周敦頤、二程,證以佛、道之說,學者稱西原先生。有《約言》、《西原遺書》、《考功集》。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