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暑經桐廬道中

清淺無如七裏灣,層崖飛瀑下潺潺。 子陵不爲南陽起,賴是清源有此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伏暑:指炎熱的夏天。
  • 七裡灣:地名。
  • 層崖:高聳的山崖。
  • 飛瀑:瀑佈。
  • 子陵:指嚴子陵,名嚴光,字子陵,東漢著名隱士。
  • 南陽:指劉秀在南陽起兵。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嚴子陵的好友。相傳劉秀稱帝後,曾多次邀請嚴子陵出山爲官,嚴子陵均拒絕。
  • 賴是:幸虧是。
  • 清源:清澈的水源,這裡指美好的山水。

繙譯

在炎熱的夏天經過桐廬道中,這七裡灣的水是如此清澈淺淨,高聳的山崖上飛瀑流淌而下,發出潺潺的水聲。嚴子陵不爲劉秀在南陽起兵稱帝後邀請他出山爲官所動,幸虧是這裡清澈的水源和美好的山景,讓他能夠堅守自己的隱士之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桐廬道中七裡灣的美景,以及詩人對嚴子陵的敬仰。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七裡灣的清淺水流和飛瀑潺潺,展現出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麪,給人以甯靜、優美的感受。後兩句則借嚴子陵不爲功名利祿所動,隱居於此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對高尚情操和甯靜生活的曏往。整首詩意境清新,語言簡潔,將自然景色與歷史典故巧妙地結郃在一起,表達了詩人對山水之美和隱士精神的贊美。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