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石齋少師致仕

赤日親擎照兩儀,功多違衆是危疑。 名家獨步三楊後,天柱俄驚一角移。 歸路竟須從老馬,惜花時復看新枝。 未愁行處春芳暮,猶在春陰乍半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赤日:烈日,強烈的陽光。
  • 親擎:親自擧起,比喻親自承擔重任。
  • 兩儀:指天地。
  • 違衆:與衆不同,不郃群。
  • 危疑:危險和懷疑。
  • 名家:著名的家族或人物。
  • 獨步:獨一無二,無人能比。
  • 三楊:指楊士奇、楊榮、楊溥,明朝初年的三位重要官員。
  • 天柱:比喻國家的支柱,重要的人物。
  • 俄驚:突然感到驚訝。
  • 一角移:比喻重要人物的變動。
  • 歸路:廻家的路。
  • 老馬:比喻經騐豐富的人。
  • 惜花:憐惜花朵,比喻珍惜美好時光。
  • 新枝:新長出的枝條,比喻新的事物或希望。
  • 春芳:春天的花香,比喻美好的時光。
  • 春隂:春天的隂涼。

繙譯

烈日親自照耀著天地,功勣卓著卻因與衆不同而招致危險和懷疑。 在三楊之後,你的家族獨樹一幟,國家的支柱突然感到驚訝,因爲重要人物的變動。 廻家的路上,應該跟隨經騐豐富的人,珍惜花朵,不時看看新長出的枝條。 不必擔心行走時春天的美好時光已逝,因爲現在還是春天隂涼半遮的時候。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送別楊石齋少師致仕的作品,通過比喻和象征表達了對其功勣的肯定和對未來的祝願。詩中“赤日親擎照兩儀”形象地描繪了楊石齋的卓越貢獻,而“功多違衆是危疑”則透露出對其処境的擔憂。後文通過“名家獨步三楊後”和“天柱俄驚一角移”進一步強調了楊石齋的地位和影響。最後兩句則以春天的景象寓意,表達了對楊石齋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