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陰陽無停機,天道常流轉。 除夕依辰至,歲月忽已晚。 感節念年非,令人發悲惋。 少壯多志氣,白髮已亂短。 行年逾不惑,知命途尚遠。 誓當師繼日,畏此流光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陰陽無停機:陰陽變化永不停息。
  • 天道:自然規律。
  • 除夕依辰至:除夕按照時辰到來。
  • 歲月忽已晚: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很晚。
  • 感節念年非:感慨時節,思念過去。
  • 令人發悲惋:使人感到悲傷和惋惜。
  • 少壯多志氣:年輕時充滿志向和氣概。
  • 白髮已亂短:白髮已經稀疏且短。
  • 行年逾不惑:年紀已經超過四十歲(不惑之年)。
  • 知命途尚遠:知道人生的路還很長。
  • 誓當師繼日:誓言要像太陽一樣持續前行。
  • 畏此流光遄:畏懼時間的迅速流逝。

翻譯

陰陽變化永不停息,自然規律總是流轉不息。除夕按照時辰到來,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很晚。感慨時節,思念過去,使人感到悲傷和惋惜。年輕時充滿志向和氣概,現在白髮已經稀疏且短。年紀已經超過四十歲,知道人生的路還很長。誓言要像太陽一樣持續前行,畏懼時間的迅速流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時間流轉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憂慮。詩中,「陰陽無停機,天道常流轉」描繪了自然界永恆的變化,而「除夕依辰至,歲月忽已晚」則突顯了時間的無情。詩人的內心充滿了對青春逝去的悲惋和對未來路途的憂慮,但同時也表達了要像太陽一樣持續前行的決心,體現了詩人對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積極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懷之作。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