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陰陽無停機:陰陽變化永不停息。
- 天道:自然規律。
- 除夕依辰至:除夕按照時辰到來。
- 歲月忽已晚: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很晚。
- 感節念年非:感慨時節,思念過去。
- 令人發悲惋:使人感到悲傷和惋惜。
- 少壯多志氣:年輕時充滿志向和氣概。
- 白髮已亂短:白髮已經稀疏且短。
- 行年逾不惑:年紀已經超過四十歲(不惑之年)。
- 知命途尚遠:知道人生的路還很長。
- 誓當師繼日:誓言要像太陽一樣持續前行。
- 畏此流光遄:畏懼時間的迅速流逝。
翻譯
陰陽變化永不停息,自然規律總是流轉不息。除夕按照時辰到來,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很晚。感慨時節,思念過去,使人感到悲傷和惋惜。年輕時充滿志向和氣概,現在白髮已經稀疏且短。年紀已經超過四十歲,知道人生的路還很長。誓言要像太陽一樣持續前行,畏懼時間的迅速流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時間流轉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憂慮。詩中,「陰陽無停機,天道常流轉」描繪了自然界永恆的變化,而「除夕依辰至,歲月忽已晚」則突顯了時間的無情。詩人的內心充滿了對青春逝去的悲惋和對未來路途的憂慮,但同時也表達了要像太陽一樣持續前行的決心,體現了詩人對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積極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懷之作。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何子行廣文之任廣昌時張廣漢在南都因寄意焉 》 —— [ 明 ] 湛若水
- 《 虞山歌贈陳元習中丞撫南贛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李希孟掌教安義 》 —— [ 明 ] 湛若水
- 《 西征凱旋雅 》 —— [ 明 ] 湛若水
- 《 奉詔西苑陪祀谷祇壇舟渡西太液而歸因覽諸勝次韻張亭溪學士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訪李鰲峯別駕於西臺遍觀勝景樂而有作六首見日亭 》 —— [ 明 ] 湛若水
- 《 走筆答柯雙華僉憲 》 —— [ 明 ] 湛若水
- 《 望匡廬同元默定白鹿之遊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