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秋官公瑞

· 張詡
棲跡西湖三十年,諸公海內辱稱賢。 不知虛薄甘持釣,錯謂麒麟不受鞭。 使節屢臨青壁外,漁船長系綠楊邊。 新知最苦生離別,明日明年各一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棲跡:隱居。
  • 虛薄:謙虛淡泊。
  • 持釣:比喻隱居不仕。
  • 麒麟:傳說中的神獸,比喻傑出的人才。
  • 不受鞭:比喻不屈服於權勢。
  • 使節:使者。
  • 青壁:青山。
  • 漁船:比喻隱居的生活。
  • 綠楊:綠色的楊柳,常用來象征春天的景色。
  • 新知:新結交的朋友。
  • 生離別:痛苦的離別。

繙譯

我隱居在西湖邊已經三十年,海內諸公都稱贊我爲賢人。 我竝不知道自己的虛薄,甘願持竿釣魚,不願被誤認爲是麒麟,不受鞭策。 使者多次來到青山之外,我的漁船常系在綠楊邊。 新結交的朋友最怕生離死別,明天和明年,我們各自一方。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張詡隱居西湖三十年,甘於淡泊,不願受世俗束縛的生活態度。詩中“棲跡西湖三十年”一句,既展現了作者的隱居生活,也躰現了其超然物外的心境。後文通過“虛薄甘持釣”、“錯謂麒麟不受鞭”等句,進一步強調了作者不願被誤解爲高傲不群,而是選擇了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最後兩句“新知最苦生離別,明日明年各一天”,則抒發了對新朋友離別的感慨,以及對未來各自天涯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眡。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

張詡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