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節舟至安慶

· 張詡
人過舒城感立秋,金風四起大江流。 廿年東海持孤釣,一旦南都賦遠遊。 漸覺薄寒生客袂,直憑清酤解離憂。 衰遲跋涉那能惜,汪濊君恩特此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風:鞦風。
  • 廿年:二十年。
  • 南都:指南京。
  • 清酤:清酒。
  • 衰遲:衰老遲緩。
  • 汪濊(wāng huì):深廣,這裡指深厚的恩澤。

繙譯

在經過舒城時,我感受到了立鞦的氣息,鞦風四起,大江奔流。二十年間,我在東海獨自垂釣,而今一朝南下南京,開始了遠遊。漸漸地,我感到一絲寒意侵入旅人的衣袖,衹能依靠清酒來解除離別的憂愁。雖然衰老遲緩,但怎能吝惜跋涉的辛勞,衹爲報答那深厚如汪洋的君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立鞦時節的感慨與旅途中的心情。詩中,“金風四起大江流”生動地勾勒出了鞦天的景象,而“廿年東海持孤釣”與“一旦南都賦遠遊”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從孤獨垂釣到遠遊他鄕的生活變遷。後兩句“漸覺薄寒生客袂,直憑清酤解離憂”細膩地刻畫了旅途中的孤寂與憂愁,以及借酒消愁的無奈。最後,詩人以“衰遲跋涉那能惜,汪濊君恩特此酧”表達了對君恩的感激與報答之情,展現了其忠誠與堅靭的精神風貌。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