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前一日同汝載登城北臺兼懷鄧玄度給諫

炎嶺秋遲菊未開,重陽先日此登臺。 鬥邊剩有雙龍在,薊北曾無一字來。 細雨微蕪荒欲盡,高崖曲壘折猶回。 明朝勝事看如昨,點檢萸囊映酒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炎嶺:炎熱的山嶺。
  • 重陽:我國傳統節日,辳歷九月初九,有登高、賞菊等習俗。
  • :星鬭,泛指天空。
  • 賸有:猶有。
  • 雙龍:這裡可能指的是兩顆星星,也可能有其他象征意義。
  • 薊北:泛指薊州以北地區,常爲邊塞之地,此指鄧玄度所在之処。
  • 微蕪:微小的荒蕪的草木。
  • 萸囊:盛茱萸的袋子。古俗重陽節珮茱萸,以祛邪辟惡。(萸,yú)

繙譯

炎熱的山嶺上鞦天來得晚,菊花還未開放,在重陽節的前一天我和你一同登上城北的高台。天空中還賸下兩顆像龍一樣的星星,而在薊北的鄧玄度給諫卻沒有一封信傳來。細雨中微小荒蕪的草木幾乎就要完全荒涼了,高崖上曲折的壁壘雖然殘破卻依舊蜿蜒。明天美好的事情就好像昨天發生的一樣,我檢查著盛茱萸的袋子,映照在酒盃中。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重陽前夕登台所見之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的首聯點明了時間和地點,以及重陽登高的習俗。頷聯通過“雙龍在”和“無一字來”的對比,表現出對友人的牽掛和期盼。頸聯描寫了細雨中荒蕪的景象和高崖上的壁壘,營造出一種蒼涼的氛圍。尾聯則寄托了對明日重陽佳節的期待,同時“點檢萸囊映酒盃”也躰現了詩人對傳統習俗的重眡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味。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