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謝大方伯太蒙王公四首

訪古今看到五羊,賁禺叢桂鬱蒼蒼。 寒枝自愛清霜苦,潤葉翻沾湛露瀼。 招似淮王能好士,佩同楚客獨憐芳。 幹旌巖穴無多見,分俸何勞借壁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賁禺(bì yú):番禺的古稱。
  • (ráng):露水多的樣子。
  • 楚客:指屈原,亦泛指客居他鄉的人。
  • 幹旌:旌旗的一種。

翻譯

我遍訪古今來到了五羊之地,番禺這裏桂樹叢叢,鬱郁蒼蒼。寒冷的樹枝自己喜愛清霜的艱苦,溼潤的樹葉反而沾染上濃厚的露水。(這裏的人)招攬人才如同淮南王那樣喜好賢士,佩戴香草如同楚地的客人那般獨自愛憐芳香。旌旗在山岩洞穴間並不多見,分取俸祿何必憑藉他人的幫助呢(意思是不依賴他人的恩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番禺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描寫桂樹的蒼鬱、寒枝的堅韌、樹葉的潤澤,以及對當地招攬賢士和人們對美好品德的追求的讚美,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地方的喜愛和對高尚品德的嚮往。同時,詩的最後兩句也表現了作者的自立自強的精神,不依賴他人的恩賜。整首詩意境優美,用典恰當,語言簡練而富有深意。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