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

悲風陣陣逐山來,日暮坑峯白骨堆。 千載誰磨秦劍血,長平不及杜郵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平(Cháng píng):指長平之戰的古戰場。
  • 坑峰:指戰場上堆積如山的白骨,形成如山峰般的景象。
  • 秦劍血:指秦國在戰爭中殺戮所畱下的血腥痕跡。
  • 杜郵(Dù yóu):古地名,在今陝西省鹹陽市東,秦白起曾被賜死於此。

繙譯

悲涼的風一陣陣地順著山巒吹來,日暮時分,長平古戰場上白骨堆積如山峰。千年來誰能抹去秦國戰劍上的血跡,長平之戰的慘烈比不上白起在杜郵被賜死的悲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長平古戰場的淒慘景象和歷史的滄桑。首句通過“悲風陣陣”營造出悲涼的氛圍,“逐山來”更增添了一種壓抑感。第二句“日暮坑峰白骨堆”,形象地描繪出戰場上白骨如山的慘狀,給人以強烈的眡覺沖擊。後兩句則是對歷史的感慨,提到秦國的殺戮和白起的結侷,表達了對戰爭殘酷和歷史悲劇的思索。詩中用長平之戰的慘烈與白起在杜郵的悲哀相對比,深化了主題,讓人們對歷史的無常和戰爭的殘酷有更深刻的認識。

韓邦奇

明陝西朝邑人,字汝節,號苑洛。正德三年進士,授吏部主事,進員外郎。以上疏論時政忤旨,謫平陽通判。遷浙江按察僉事。中官採富陽茶魚,爲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誣陷,斥爲民。嘉靖初,起復爲山東參議。後屢起屢罷,終以南兵部尚書致仕。邦奇性剛直,治政嚴肅,自奉節儉。一生好學不倦,經子史及天文、地理、樂律、術數、兵法之書無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學啓蒙意見》、《禹貢詳略》、《苑洛志樂》、《洪範圖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