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幼白先生主考餘東粵事竣以公宴見遺賦謝

萍蹤十載夢常縈,蘭契今朝意倍傾。 星入益州佔使節,材蒐絕嶠頌文衡。 朱衣默點誰爲宰,紫府齊升競說榮。 最喜鹿鳴歌徹後,樽筵倏爾洽班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萍蹤(píng zōng):比喻行蹤漂泊不定。
  • 蘭契: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益州:這裏指的是考試的地方。
  • 材蒐(sōu):選取,搜尋人才。
  • 絕嶠(qiáo):極高的山嶺,此處比喻優秀的人才來自各地。
  • 文衡:指評定文章的權威,這裏指主考官。
  • 朱衣:在古代,據說有朱衣吏會在科舉考試時根據考生的文章是否合格決定是否點頭,這裏借指主考官的評判。
  • 紫府:道教稱仙人所居的地方,這裏比喻獲得好成績的考生如同升入仙境。
  • 班荊:指朋友相遇,共坐談心。

翻譯

我漂泊不定的行蹤十年來常常在夢中縈繞,今日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情誼更加深厚。 您來到這如同益州般的地方擔任主考使節,在各地搜尋優秀人才,以您的權威來評定文章。 您默默地以朱衣吏般的眼光評判着考生,讓優秀的考生得以榮耀地提升。 最讓人高興的是在鹿鳴宴的歌聲結束後,酒席上很快就充滿了朋友們相聚談心的歡樂氛圍。

賞析

這首詩是韓上桂爲感謝陳幼白先生在東粵主考之事完成後以公宴相邀而作。詩中表達了詩人對與陳幼白先生的深厚情誼的珍視,以及對陳幼白先生主考工作的讚揚。首聯通過「萍蹤十載夢常縈」表現出詩人長期漂泊的經歷,以及對此次相聚的期待和重視。「蘭契今朝意倍傾」則強調了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頷聯描述了陳幼白作爲主考官的職責和使命,「星入益州佔使節,材蒐絕嶠頌文衡」,形象地表達了他在選拔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頸聯「朱衣默點誰爲宰,紫府齊升競說榮」,進一步強調了主考官的權威和考生們獲得好成績後的榮耀。尾聯「最喜鹿鳴歌徹後,樽筵倏爾洽班荊」,以鹿鳴宴後的歡樂場景作結,表現出詩人對此次聚會的愉快感受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感激之情,又描繪了科舉考試後的歡樂氛圍,展示了詩人紮實的文學功底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