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行
連山四圍合,呂梁貫其中。
河南大都會,故有項王宮。
晉牧連楊豫,虎視北方雄。
唐時燕子樓,風流張建封。
西望睢陽城,只與汴水通。
太平黃樓賦,尚能想遺風。
邇來百餘年,正朔歸江東。
遺民死欲盡,莽然狐兔叢。
我從南方來,停驂撫遺蹤。
故河蓄潢潦,荒城翳秋蓬。
淒涼戲馬臺,憔悴巨佛峯。
滄海變桑田,陵谷代不同。
朝爲朱門貴,暮作行旅窮。
乘除信物理,感慨系所逢。
古來賢達人,一醉萬慮空。
如此獨醒何,悲風逐徵鴻。
拼音

文天祥
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寶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徵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爲帝,堅持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爲元軍所敗,退入廣東。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範叫他寫信招張世傑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 9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