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老母

搴幃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搴(qiān)幃:掀起門簾。

翻譯

撩起門簾向母親告別要到河梁去,白髮蒼蒼的母親愁容滿面,眼含淚水已乾枯。在這悽慘的柴門風雪之夜,母親卻覺得此時有兒子還不如沒有兒子。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與母親分別的場景,深刻地表達了兒子對母親的愧疚和不捨之情。「搴幃拜母河梁去」,簡單的動作中蘊含着無盡的眷戀。「白髮愁看淚眼枯」,突出了母親的愁苦和悲傷。而「慘慘柴門風雪夜」的環境描寫,更增添了淒涼的氛圍,最後一句「此時有子不如無」,是母親痛心的感慨,也是詩人深深的自責,極其深刻地揭示了母親的無奈和痛苦,也讓讀者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母子深情。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黃景仁

黃景仁

黃景仁,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爲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爲“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