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懷人詩

東方南海妃呼豨,身是流離手採薇。 深夜驪龍都睡熟,記君痛哭賦無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方南海妃呼豨(xī)**:「妃呼豨」本是漢樂府中常用的襯字,無實義,這裏借指遠方或海外。詩中這裏借指身處海外之地。
  • 流離:轉徙離散,此指流亡漂泊。
  • 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齊,在商亡後,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後餓死在首陽山。這裏表示堅守氣節。
  • 驪龍:傳說中居於深淵中的黑龍。
  • 無衣:《詩經·秦風·無衣》,表現戰士們出征前同仇敵愾、踊躍戰敵的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這裏象徵着對祖國的深切憂思和眷念 。

翻譯

在那遙遠的東方南海之地,您就像身世流離之人,卻依然如伯夷、叔齊那般堅守氣節,以采薇維持生計。在那深夜裏,彷彿驪龍都已沉睡熟了,可我卻清晰記得,您滿含痛苦地吟誦着飽含愛國之情的《無衣》篇章。

賞析

這首詩是黃遵憲《續懷人詩》中的佳作之一。詩人開篇點明友人所處的艱難境地,用「東方南海妃呼豨」描繪出友人遠在海外異域,居無定所的漂泊狀態,「流離」和「采薇」則進一步強調了友人處境的困厄以及堅守氣節的高尚品格。 「深夜驪龍都睡熟」營造出一種寧靜且壓抑的氛圍,象徵局勢的深沉隱晦,與友人內心的痛苦形成鮮明對比 。而「記君痛哭賦無衣」將詩的情感推向高潮,通過回憶友人悲憤吟詩的場景,刻畫出友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與耿耿忠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沉鬱,運用象徵和典故,將對友人的思念、對國家命運的關切融入其中,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黃遵憲

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漢族客家人,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清朝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黃遵憲出生於廣東嘉應州,1876年中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的作品有《人境廬詩草》、《日本國誌》、《日本雜事詩》等。被譽爲“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