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

大塊鑿混沌,渾渾旋大圜。 隸首不能算,知有幾萬年? 羲軒造書契,今始歲五千。 以我視後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紙研。 六經字所無,不敢入詩篇。 古人棄糟粕,見之口流涎。 沿習甘剽盜,妄造叢罪愆。 黃土同摶人,今古何愚賢? 即今忽已古,斷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離,高爐熱香菸。 左陳端溪硯,右列薛濤箋。 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 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 五千年後人,驚爲古斕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塊:大自然。
  • 混沌:亦作「渾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後來借指天地未開闢前的狀態。
  • 渾渾:渾厚質樸貌。
  • 大圜:指天。
  • 羲軒:伏羲氏和軒轅氏(黃帝)的並稱。
  • 書契:文字。
  • 三代:指夏、商、周。
  • 俗儒:淺陋而迂腐的儒士。
  • 剽盜:掠奪。
  • (tuán):把東西揉弄成球形。

翻譯

大自然開鑿出混沌,質樸渾厚而形成了天。隸書之祖那麼聰明都算不出開天闢地有幾萬年。伏羲和軒轅創造文字,到現今才五千年。拿我來看後人,就像處在夏商周三代之前。那些淺陋迂腐的儒士喜好尊古,天天在舊紙堆裏鑽研。六經裏沒有的字,就不敢寫進詩篇裏。古人拋棄的糟粕,他們見了卻口水直流。沿襲習慣甘願掠奪抄襲,胡亂創造卻導致許多罪過。都是用黃土捏成的人,今人和古人哪有愚笨和賢能的分別?就是現今馬上也會變成古代,要判斷是從什麼朝代開始成爲古代的呢?明亮的窗戶敞開,玻璃燈明亮,高大的爐子中香菸熾熱。左邊陳列着端溪硯,右邊擺放着薛濤箋。我用自己的手寫自己的口,古人怎麼能拘束牽制。就是現今的流行俗語,如果我能登上典籍。五千年後的人,會驚歎爲古老而斑斕多彩。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作者反對復古主義,主張文學革新的觀點。詩中先從宏觀上描述天地開闢和歷史發展,指出時間的無限;接着批判俗儒尊古守舊,對古人的糟粕卻趨之若鶩;然後強調人與人不應以古今分高下,今也會成古。他在詩中表明自己不受古人束縛,要自由地表達。全詩語言質樸,觀點鮮明,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通過鮮明的對比和生動的描述,充分展現了作者對傳統觀念的質疑和對文學自由的追求。

黃遵憲

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漢族客家人,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清朝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黃遵憲出生於廣東嘉應州,1876年中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的作品有《人境廬詩草》、《日本國誌》、《日本雜事詩》等。被譽爲“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