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金山觀金燈

嵯峨靈金山,峭壁偕天長。 巑岏萬蒼翠,無復敢頡頏。 登臨勞遠目,久羈塵俗繮。 天風送筇屐,此願今一償。 所喜侍老親,贔屓升崇岡。 琪樹藹柔絲,瑤草超羣芳。 鬆聲入幽懷,妙樂非笙簧。 好鳥相勸酬,醉我林中觴。 我吟遊仙詩,客和招隱章。 起舞沸歡笑,人影亂夕陽。 何妨阿堵女,山北敞虛堂。 石池閟甘泉,瓦爐騰妙香。 昔言山有靈,金燈夜呈祥。 信哉華嚴經,佛眉施白光。 澄公有妙力,一笑通禪房。 詎知山石間,而有金光藏。 崦嵫下朱景,山氣相激揚。 若以色見佛,於法參與商。 我生事迂闊,咄咄顛覆狂。 讀書獵千古,浩氣凌八荒。 乃欲落鬚髮,掬水曹溪傍。 吹以無孔笛,倒騎牛一場。 手擊混沌開,有此硬脊樑。 指點生死根,棒喝行諸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勢高峻。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峯高聳且形狀奇特。
  • 頡頏(xié háng):原指鳥上下飛翔,此處比喻不相上下。
  • 遠目(yuǎn mù):遠望的眼光。
  • 筇屐(qióng jī):竹杖和草鞋,古人登山常備。
  • 老親:年邁的親人。
  • 賁屓(bì xì):古代神話中的龜,此處形容緩慢但堅定。
  • 琪樹(qí shù):傳說中的仙樹,結出珍貴的果實。
  • 瑤草(yáo cǎo):美玉般的草,象徵高潔。
  • 笙簧(shēng huáng):古代樂器,此處代指世俗音樂。
  • 阿堵(ē dǔ):口語中的「這個」,指女子。
  • 闕(quē):隱藏,此處指石池。
  • 閉(bì):封閉。
  • 阿兮(ā xī):山北的空曠處。
  • 巒嵫(yān zī):日落的地方,此處借指黃昏。
  • 參商(cān shāng):星宿名,比喻對立不相容。
  • 迂闊(yū kuò):指行爲或思想不合常規。
  • 咄咄(duō duō):驚歎聲,表示驚訝或不滿。
  • 浩氣(hào qì):宏大正氣。
  • 曹溪( cáo xī):佛教聖地,廣東韶關附近。
  • 捧水(pěng shuǐ):形容修行者洗滌心靈。
  • 桌(zhuō):古代吹奏的樂器,形似笛子。
  • 混沌(hùn dùn):古人認爲天地未分之時的狀態。
  • 棒喝(bàng hè):禪宗術語,以棍棒或大聲呵斥來點醒人。

翻譯

巍峨的靈金山,峭壁直插雲天。千峯萬巒蒼翠連綿,再無人能與它比肩。我登上山頂,目光遠眺,長久以來被塵世束縛,今日得以解脫。清風吹拂着竹杖和草鞋,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欣喜的是,老母親也緩緩攀上崇高的山崗。仙樹柔絲飄逸,瑤草香氣勝過世間百花。松濤聲聲,洗滌着我的內心,彷彿美妙的音樂而非世俗的樂曲。鳥兒歡鳴,如同勸酒,讓我陶醉在這山林之中。我吟誦着遊仙的詩句,客人應和着隱士的篇章。大家歡笑起舞,人在夕陽下影子交錯。不妨在山北建座空堂,石池裏藏着甘甜的泉水,瓦爐裏升起奇妙的香菸。過去曾聽說山中有靈,夜晚金燈顯祥瑞。《華嚴經》中確實如此,佛祖眉間流露出的聖光照耀。澄公有超凡的力量,一笑之間就能領悟禪意。誰能想到,這山石之間竟隱藏着金光。夕陽西下,山氣蓬勃,如果只看表象去尋佛,就像參商二星永不交匯。我的人生追求深遠,有時卻顯得狂放。我研讀古籍,胸懷壯志,甚至想剃度出家,在曹溪邊洗手淨心。吹奏那無孔的笛子,彷彿回到了過去的歲月。我有着堅韌的意志,敢於挑戰一切。指點生死之理,用棒喝的方式傳播佛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臨靈金山的體驗,從自然景色到內心感受,再到對佛教哲理的探討,層次豐富,情感深沉。詩人以壯麗的山川爲背景,讚美了自然的神奇與超脫世俗的魅力。同時,通過遊仙詩和禪宗故事,表達了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對超脫塵世的嚮往。在藝術表現上,既有細膩的自然描繪,又有深沉的哲理寓言,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人生感悟。

吳龍翰

宋徽州歙縣人,字式賢,一作武賢,號古梅。理宗景定五年鄉貢,以薦授編校國史院實錄文字。元世祖至元十三年,鄉校諸生禮請充教授,尋棄去。嗜奇學,博爲詩。有《古梅吟稿》。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