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行二月十四日賦
註釋
- 江干(gān):江邊。
- 先疇(chóu ):祖先所遺留的田地。
- 稂莠(láng yǒu):稂和莠,都是形狀像禾苗而妨害禾苗生長的雜草。
- 諸父:叔伯。
- 罹(lí ):遭受苦難或不幸。
- 菽水(shū):豆與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常以「菽水」指晚輩對長輩的供養。
- 赫奕(hè yì ):光輝炫耀的樣子。
- 姆源:地名。
- 鍾嶺:地名。
- 雩(yú)陽:地名。
翻譯
今天是什麼日子啊,天氣清朗,江邊雨過天晴,花兒柳樹明豔動人。清晨手裏拿着一杯酒,再次下拜,心中有淚不知如何傾灑。 我比不上庭院前的烏鴉,它們早晚返巢餵食,嗚嗚鳴叫。又不如墳上的野草,經霜露滋潤,紮根生長,永遠相互偎依。 自從南邊的郡縣揚起戰旗,多年來百姓死亡遷徙,遭受流離之苦。祖先留下的田地荒廢,雜草叢生,舊日的住宅動盪毀壞,徒留風煙中的悲哀。 小時候開口吟誦詩句,扔果子滿堂跑讓叔伯們高興。哪裏知道長大之後遭遇衆多兇險,事情頭緒繁多,如同墜入煙霧之中。 如今我已四十又過八年,有個癡呆的孩子,實在可憐。我如霜打的蓬草漸漸步入老年,卻未能讓雙親享受菽水之歡,他們已在黃泉之下。 我家一門曾接連科舉中第,四十多年來聲名顯赫。常常慚愧在末路時向人低頭,獨自抱着遺書,不知該往何處去。 姆源的山高聳入雲,鍾嶺上也有慈母的墳墓。清明節快到了,風雨卻很惡劣,野外鳥兒啼叫,春天的聲音怎能聽得進去。 大哥今年去了會昌,小弟在雩陽又輾轉流落。在這山齋中,今日倍加思念他們,只恨從前少有歡聚的時光。 東家西家的燕子飛來飛去,桃花紛亂地飄落,撲在人的衣服上。明天到哪裏去尋找美好的風景呢,心中悲痛,故鄉的消息也稀少了。
賞析
這首詩以真摯的情感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慨和對親人的思念。詩的開頭通過描寫天氣和景物,烘托出一種清新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接着,詩人通過對比自己與庭前烏和墳上草,表達了對安穩生活的渴望和對自己命運的無奈。
詩中回顧了多年來的戰亂和流離,以及家族的興衰,感慨世事無常。詩人對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現狀進行了反思,表現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困境的憂慮。同時,詩中也體現了詩人對親人的深厚情感,對大哥和小弟的流寓他鄉表示思念,對未能在雙親生前盡孝感到遺憾。
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將個人的命運與時代的背景相結合,具有一定的歷史和現實意義。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相互融合,使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