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蕭諶歐陽銘陳宜鄒吉泰諸君子晚宴興福寺汎舟夜歸三德院明日分韻得口字

· 劉崧
時危昧經濟,適興在林藪。 屏居甘事農,遠顧欣得友。 初翱珠樹林,暮景颯高柳。 復憩金塔園,清宵坐行酒。 蕭蕭風露集,莽莽波瀾走。 輕舟亂寒星,夜下秋江口。 撫時增嘆息,延論恣擊剖。 披煙入林扉,列燭光照牖。 感激歡會難,聞鍾坐逾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mèi):不明白,不清楚。
  • 經濟:經世濟民,治理國家的才能。
  • (sǒu):生長着很多草的湖澤。
  • :飛翔。
  • (sà):風聲。
  • (qì):休息。
  • (yǒu):窗戶。

翻譯

當此危急之時,我不明白經世濟民之術,只在山林水澤中找尋樂趣。 退隱居家甘願從事農耕,能遠迎好友到來心中欣喜。 起初在珠樹林中飛翔(此處爲比喻在林中漫步),傍晚的景色中,高大的柳樹在風中作響。 又在金塔園休息,清靜的夜晚坐下來飲酒。 蕭蕭的風聲和露水聚集,廣闊的江面上波瀾奔涌。 輕快的小船在寒冷的星辰間搖晃,在夜晚抵達秋江的渡口。 感慨時事,增添了許多嘆息,延展討論,盡情地分析剖解。 穿過煙霧進入山林中的門,排列的燭光把窗戶照亮。 爲歡樂的聚會難以常有而心懷感激,聽到鐘聲坐下,停留了很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一種生活狀態和情感體驗。詩的開頭表達了對時勢的擔憂以及自己在山林中尋求慰藉的心境。接着描述了與友人相聚的情景,包括在林中漫步、金塔園休憩、夜晚泛舟、飲酒討論等,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和愉快氛圍。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蕭蕭風露集,莽莽波瀾走」,通過風聲、露水、波瀾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宏闊而又有些蒼涼的意境;又有對情感的抒發,如「撫時增嘆息,延論恣擊剖」,體現了詩人對時事的關注和思考。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歡樂聚會的珍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反映了詩人在複雜的時代環境中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態度。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