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張節婦

介特標巔巘,鬚眉見壺帷。 平生綜列傳,刻意踵修儀。 琴瑟宜家日,參苓侍餌時。 分鸞驚決裂,化鶴喜追隨。 比翼于飛急,將雛在抱遲。 保孤寧緩死,煢疚苦瀕危。 影現神相覿,詩賡淚作詞。 春花寧了蒂,秋木蠹孤枝。 不化望夫石,誰懸教子機。 餘生浮似夢,一死甘如飴。 白日霜飛烈,青山猿嘯悲。 夜臺非寂寞,聲徹九天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介特:(jiè tè):指耿介,有操守。
  • 巔巘:(diān yǎn):山頂。
  • 壺帷:內室的帷帳,這裏指婦女居住的地方。
  • 綜列傳:綜合各種傳記。
  • 踵修儀:追隨、遵循美好的禮儀規範。
  • 琴瑟:比喻夫妻感情和諧。
  • 宜家:家庭和睦。
  • 參苓:(shēn líng),人蔘和茯苓,泛指藥石。
  • :指藥物。
  • 分鸞:夫妻分離。
  • 化鶴:這裏指去世。
  • 覿:(dí),相見。
  • :(gēng),續作,酬和。
  • 寧了蒂:怎會結出果實。
  • 煢疚:(qióng jiù),孤獨憂傷。
  • 夜臺:墳墓,也指陰間。

翻譯

她有着高尚的操守如山頂般突出,在婦女的居所中顯出非凡的氣質。她一生研讀各種人物傳記,用心遵循美好的禮儀規範。夫妻感情和睦的日子裏,她陪伴着丈夫,在他需要服藥時悉心照料。然而夫妻卻意外分離,令人悲痛,而她最終追隨丈夫而去。兩人曾如比翼鳥般急切地想要相伴,卻在懷抱幼子上有些遲了。她爲了保護孤兒寧願延緩自己的死期,孤獨憂傷讓她痛苦地瀕臨危險。她的身影彷彿神靈顯現,讓人相見,她的詩作是淚水寫成的詞句。春天的花朵怎能結出果實,秋天的樹木蛀蝕了孤獨的樹枝。她沒有化作望夫石,可誰又懸掛起教育子女的織布機呢。她的餘生如同漂浮的夢境,面對死亡卻甘願如糖一般甜蜜。白日裏霜雪猛烈地飛舞,青山中猿猴悲傷地長嘯。她的墳墓並不寂寞,她的名聲響徹九天,爲人所知。

賞析

這首詩是對張節婦的讚頌。詩中通過描述張節婦的高尚品德、對丈夫的深情、對子女的保護以及她面對困境的堅韌,展現了她的偉大形象。詩人用了許多富有表現力的詞彙和形象的比喻,如「介特標巔巘」將她的品德比作山頂,突出其高尚;「春花寧了蒂,秋木蠹孤枝」用春花無果、秋木孤枝來象徵她的不幸和孤獨,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對張節婦的敬仰和同情,同時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婦女的悲慘命運和她們所展現出的堅強意志。

黎天祚

黎天祚,原名時昌。東莞人。明神宗萬曆四年(一五七六)舉人,授浙江永康教諭。升福建詔安知縣,遷廣西新寧知州,晉府長史。民國張其淦《東莞詩錄》卷一五有傳。 ► 3篇诗文

黎天祚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