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季泉尚書蔡鶴日臺長用韻賀何內翰得請之作再贈

· 盧寧
二老文章壓漢京,瑤篇春映日華清。 蔡邕東觀琴中韻,孫綽天台賦裏情。 芳草滿洲分白鷺,雜花生樹亂黃鶯。 漆園司馬仙風別,十二樓中詠五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漢京:漢朝的京城,這裏借指明朝的京城。
  • 瑤篇:對他人詩文的美稱。 (yáo),美玉,這裏表示美好。
  • 華清:這裏指美好的春光。
  • 蔡邕(yōng)東觀琴中韻:用蔡邕在東觀校書,精通音律的典故,這裏借指孫季泉的文學和藝術才華。
  • 孫綽天台賦裏情:孫綽寫過《天台山賦》,展現了他的文學才情,此處借孫綽的典故來形容蔡鶴日的文學才華。
  • 漆園司馬:指莊子,曾爲漆園吏,這裏代指有超脫世俗風度的人。

翻譯

兩位老者的文章壓倒京城,美好的詩篇如春日映照在美好的春光中。孫季泉如蔡邕在東觀校書時表現出的琴中韻味,蔡鶴日如孫綽在《天台山賦》裏蘊含的情感。芳草遍佈滿洲,白鷺在其間分佈;各種各樣的花在樹上綻放,黃鶯在花叢中啼叫,顯得紛亂。有漆園司馬般超脫世俗的風範,在十二樓中吟詠着五城的美景。

賞析

這首詩是對何內翰得請之作的賀詩,通過讚揚孫季泉和蔡鶴日的文章才華,展現出了一種文學的繁榮景象。詩中用了蔡邕和孫綽的典故,增添了文化底蘊和歷史感。同時,通過描繪芳草、白鷺、雜花、黃鶯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了一個生機勃勃、美好絢麗的畫面,表現出詩人對文學和自然的熱愛。最後以漆園司馬的仙風別韻作比,表達了對孫季泉和蔡鶴日超脫世俗的文學風格的讚美。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華麗,體現了詩人高超的文學技巧。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