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詩

援琴牧犢嘆枯楊,理瑟羅敷作陌桑。 何處青樓臨大道,參差七十二鴛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援琴:拿琴,彈琴。「援」(yuán),牽引,拿起。
  • 牧犢:放牛的人。「犢」(dú),小牛。
  • 枯楊:枯萎的楊樹。
  • 理瑟:調理琴瑟。
  • 羅敷:古代美女名,這裏借指美女。
  • 陌桑:田間的桑樹。
  • 青樓:這裏指華美的樓閣。
  • 參差(cēn cī):長短、高低不齊的樣子。

翻譯

彈着琴的放牛者嘆息着枯萎的楊樹,調理琴瑟的美女在田間的桑樹下。哪裏的華美的樓閣臨近大道呢?大道上高高低低走着七十二對鴛鴦(這裏鴛鴦可能指的是情侶)。

賞析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略帶憂傷和迷茫的氛圍。詩中通過「援琴牧犢嘆枯楊」和「理瑟羅敷作陌桑」的描寫,展現了不同人物在不同場景中的情境,似乎都蘊含着某種無奈和嘆息。而「何處青樓臨大道,參差七十二鴛鴦」則給人一種虛幻的畫面感,大道上的衆多情侶與前面的場景形成對比,可能暗示着作者對美好情感的嚮往,又或是對現實中某種情感缺失的感慨。整首詩意境獨特,用詞巧妙,給人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間。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於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後,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於草莽。國亂,寓於羊城,後返龍江。年五十出遊於羅浮、西樵間。後入羅浮山爲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爲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