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甘灘黃玉崙相公

紫水真人後,甘灘間氣全。 文章燕許並,德業宋姚前。 五色維元賦,三階配上玄。 傳臚雲乍慶,調鼎日初旋。 鳳沼深承澤,瀛洲久擬仙。 商霖遲夢卜,說訓早忘筌。 院柳垂垂暖,宮鶯恰恰遷。 祕謨溫室樹,高蹈五湖船。 江左夷吾略,東山謝傅篇。 蒼梧丹鳳遠,端水六龍騫。 側席思元老,匡時念仔肩。 奎星方累累,寶樹更翩翩。 半壁雄圖起,三分王業偏。 國楨歸呂望,人瑞羨彭籛。 芳草金塘雨,清和首夏煙。 猗猗歌有斐,抑抑賦初筵。 北斗魁三象,南山壽萬年。 傳家伊摯在,偕隱孟光賢。 遵渚逢姬旦,登樓許仲宣。 公門有桃李,華實各三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水真人:古代傳說中的仙人,此處可能用以比喻非凡之人。
  • 間氣:英雄豪傑上應星象,稟天地特殊之氣,間世而出,稱爲間氣。
  • 燕許:指唐大臣燕國公張說(yuè)、許國公蘇頲(tǐng),兩人以文章顯世,時人稱爲「燕許大手筆」。
  • 宋姚:可能指宋代的某些賢能之人,具體所指不詳。
  • 五色:泛指各種顏色,此處可理解爲多彩的、豐富的。
  • 元賦:好的、傑出的辭賦。
  • 三階:星名。即三臺星。
  • 上玄:上天;道教稱人的心臟爲上玄。
  • 傳臚:科舉時代,殿試揭曉唱名的一種儀式。
  • 調鼎:比喻治理國家。
  • 鳳沼:指鳳凰池,本爲禁苑中池沼,魏晉南北朝時設中書省于禁苑,掌管機要,接近皇帝,故稱中書省爲鳳凰池。
  • 瀛洲:傳說中的仙山,這裏可能借指美好的地方。
  • 商霖:典故名,說的是商朝的大臣伊尹(yǐn)在尚未被起用時,曾夢到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商王武丁受先王託夢,派人尋找,最終在傅巖找到正在服勞役的伊尹,任用他爲相,商朝因此得以中興。後以「商霖」比喻濟世之才。
  • 夢卜:殷王武丁以夢得傅說,周文王以卜得姜尚,後因以「夢卜」比喻帝王求得良臣。
  • 說訓:指某種學說或教義的解釋和闡述。
  • 忘筌:《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 比喻達到目的後就忘記了原來的憑藉。
  • 祕謨:祕密謀劃。
  • 溫室樹:漢成帝時,孔光謹慎守法,有人問他溫室殿旁種的是什麼樹,他都閉口不答。後以「溫室樹」泛指宮廷中的機密。
  • 高蹈:指遠遊、過隱居的生活。
  • 江左夷吾:指有輔國救民之才的人,故事源自東晉王導。
  • 東山謝傅:指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後出山爲相,指揮淝水之戰,奠定東晉勝局。
  • 蒼梧:古地名,傳說舜帝崩於蒼梧之野。
  • 丹鳳:象徵祥瑞的神鳥。
  • 端水:水邊,河岸。
  • 六龍:指太陽,神話傳說日神乘車,駕以六龍。(騫:qiān,飛起,高舉之意)
  • 國楨:國家的支柱,喻能負國家重任的人才。
  • 呂望:即姜太公姜子牙。
  • 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徵兆,也指有德行或年壽特高的人。
  • 彭籛(jiān):彭祖,傳說中的長壽者。
  • 猗猗(yī yī):形容美盛的樣子。
  • 有斐(fěi):富有文采的樣子。
  • 抑抑:美好,出衆。
  • 初筵:《詩經·小雅》中的篇名,描寫了貴族宴飲的場景,這裏借指美好的宴會。

翻譯

您是如紫水真人般的非凡人物,有着非凡的氣概。文章可與燕許相媲美,德行功業超越宋姚。您的文采豐富如傑出的辭賦,品德高尚如三臺星配得上天。殿試揭曉唱名時剛傳來喜慶,您開始治理國家如日初升。在鳳凰池般的中書省深受皇恩,在如瀛洲般的美好之地久被視爲仙人。濟世之才如商朝的伊尹雖遲未現,但您的學說教義早已深入人心。宮院裏的柳樹溫暖地垂着,宮中的黃鶯恰好遷來。您祕密謀劃着國家大事,如宮廷機密般謹慎,又有過隱居的高逸之態。有着江左王導般的謀略,又有東山謝安般的詩篇。如蒼梧的丹鳳般祥瑞漸遠,如端水邊的六龍般高飛。您側身席位思考着國家元老之責,想着在匡正時世時肩負重任。奎星明亮繁多,如寶樹般風姿翩翩。半壁江山的雄偉圖卷展開,三分天下的王業略顯。您是國家的支柱如姜子牙,人們都羨慕您如長壽的彭祖。在芳草如金的池塘邊,下着細雨,在清和的首夏時節,煙霧繚繞。歌聲優美盛美,宴會的詩篇出衆美好。如同北斗星居於魁星之位,又如南山般長壽萬年。傳家有伊尹般的人物,偕同妻子隱居有孟光般的賢德。沿着江邊遇到了姬旦般的人物,登上高樓如許仲宣般有志向。您的門下有衆多的桃李,才華和成果各有三千。

賞析

這首詩是對黃玉崙相公的讚美之詞。詩中用了大量的典故和美好的意象,來形容黃玉崙相公的非凡才能、高尚品德和重要地位。從文章德行到治國才能,從仙界的美好到現實的責任,從歷史上的名臣到當下的黃玉崙相公,詩人通過豐富的聯想和對比,全方位地展現了黃玉崙相公的形象。詩中既有對他過去成就的肯定,也有對他未來的期望,表達了詩人對黃玉崙相公的敬仰和祝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宏大,用典巧妙,充分體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於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後,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於草莽。國亂,寓於羊城,後返龍江。年五十出遊於羅浮、西樵間。後入羅浮山爲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爲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