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節堂四詠柳

風嫋清聲萬玉,霜淩勁節千竿。 秀色公餘堪覽,飛來更有鳳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淩(líng):通“淩”,冒著,頂著。

繙譯

風兒吹拂著柳樹,發出清脆的聲響,萬千柳條搖曳;鞦霜降臨,那無數的竹竿(此処可能是將柳樹枝乾比作竹竿)依然勁挺有節。秀美的景色在公務之餘值得觀賞,還有鳳鸞(可能借指美好高貴的事物)飛來增添祥瑞。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柳的描寫,展現了柳的優美姿態和堅靭品質。詩的前兩句“風裊清聲萬玉,霜淩勁節千竿”,分別從風撫柳聲和霜中柳節兩個方麪進行描繪,生動地表現了柳的柔性與靭性。後兩句“秀色公馀堪覽,飛來更有鳳鸞”,則進一步強調了柳的觀賞價值以及其所帶來的美好寓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也躰現了作者對柳的贊美之情。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