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張生歸應試

· 盧寧
薊北湘南四往通,水濱慣濯連錢驄。 這回得路先鞭去,千里塵隨一晝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渭川:(wèi chuān)渭水。亦泛指渭水流域。 薊北:(jì běi)泛指薊州、幽州一帶,今河北省北部地區。 湘南:湖南省南部地區。 連錢驄:(lián qián cōng)駿馬名,馬毛色青白相間,呈銅錢狀。 得路:指仕途得志,獲得成功。 先鞭:(xiān biān)佔先一着,比喻先行一步。

翻譯

在薊北湘南之間四方往來都通暢,在水岸邊習慣地洗滌那毛色青白相間的駿馬。這一次在仕途上能夠先行一步前往應試,千里的塵土隨着一晝的風飛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張生前往應試的情景。首句寫張生往來之地的廣泛,暗示其閱歷豐富。次句通過「慣濯連錢驄」的描寫,展現出張生的瀟灑和對駿馬的喜愛,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他的出行頻繁。後兩句則着重表現張生此次應試的信心和決心,「得路先鞭去」體現了他積極進取的態度,「千里塵隨一晝風」以誇張的手法描繪出他前行的速度之快,表現出一種意氣風發的精神風貌。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開闊,表達了對張生應試的美好祝願和期望。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