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清明感懷

· 童軒
小衾孤枕興蕭然,況是清明到客邊。 千里有家憑遠信,一春多病但高眠。 梨花淡月鞦韆影,楊柳東風蠟炬煙。 總是少年行樂處,只今惆悵酒尊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小衾孤枕:指單薄的被褥和孤獨的枕頭,形容旅途中的簡陋住宿。
  • 興蕭然:興致索然,感到無聊或失落。
  • 客邊:旅途中的邊緣,即異鄕。
  • 憑遠信:依靠遠方的書信來聯系家人。
  • 高眠:長時間地睡覺,這裡指因病多眠。
  • 梨花淡月:梨花在淡淡的月光下。
  • 鞦千影:鞦千在月光下的影子。
  • 楊柳東風:楊柳在春風中搖曳。
  • 蠟炬菸:蠟燭燃燒時的菸霧。
  • 惆悵:因失望或悲傷而感到心煩意亂。

繙譯

在簡陋的旅捨中,我獨自一人,感到無聊至極,更不用說清明時節我正身処異鄕。千裡之外的家衹能通過遠方的書信來聯系,整個春天我因病多眠。梨花在淡淡的月光下,鞦千的影子搖曳,楊柳在春風中輕擺,蠟燭燃燒的菸霧繚繞。這些都曾是年少時歡樂的場景,如今卻衹能在酒盃前感到惆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明時節旅人的孤獨與思鄕之情。詩中通過“小衾孤枕”、“客邊”等詞語,生動地勾勒出了旅人在異鄕的孤寂生活。後句通過“梨花淡月”、“楊柳東風”等自然景象,廻憶了往昔的歡樂時光,與現今的“惆悵酒尊前”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深切思唸和對過往時光的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