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扶車嶺將至大阪寄汪希顏僉憲

九仞峯頭一線陘,東風殘雪尚冥冥。 泉聲可入宮商譜,山色真開紫翠屏。 族數程汪今共盛,路當休婺此分停。 一言雞黍能成約,賓主誰當眼倍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rèn):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等於八尺。
  • (xíng):山脈中斷的地方,山口。
  • 冥冥 (míng míng):昏暗的樣子。
  • 宮商譜:古代音樂的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這裏指泉聲和諧如樂譜。
  • 紫翠屏:形容山色美麗,如紫色的翠屏風。
  • 休婺:地名,指休寧和婺源,兩地在古代屬於徽州。
  • 雞黍:指簡單的飯菜,這裏表示樸素的款待。
  • 眼倍青:形容眼睛明亮,這裏指賓主相看,彼此欣賞。

翻譯

在九仞高的山峯上,有一條狹窄的山口,春風中還帶着殘雪,天色昏暗。 泉水的聲音和諧如樂譜,山色美麗如紫色的翠屏風。 程家和汪家如今都很興盛,我們在這條連接休寧和婺源的路上停留。 一句簡單的約定,如雞黍般的款待,賓主相見,彼此眼中都閃爍着欣賞的光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程敏政在登山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九仞峯頭一線陘」描繪了山勢的險峻,而「東風殘雪尚冥冥」則傳達了早春時節的寒冷與朦朧。後兩句通過對泉聲和山色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美麗。詩的後半部分,詩人提到了程汪兩家的興盛,以及在旅途中的停留,表達了對友人汪希顏的思念和對友情的珍視。最後一句「賓主誰當眼倍青」則巧妙地以眼神的明亮來象徵賓主之間的深厚情誼和相互欣賞。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風雅與情懷。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