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
樟山何有,有玉有泉。
亦白其色,亦澄其源。
溫溫君子,既潔且貞。
撓之弗濁,磨而不磷。
人亦有言,儒爲席珍。
德既方止,亦既章止。
圭瓚黃流,庶幾將止。
維此懿德,不息則久。
借曰未試,亦既爾有。
苟或不臧,鮮不愧負。
抵鵲是棄,濯足自取。
尚慎旃哉,俾遺爾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樟山:一種山名,具躰位置不詳。
- 亦澄其源:源頭的泉水清澈。
- 溫溫君子:溫和有禮的君子。
- 撓之弗濁:攪動它也不會變渾濁。
- 磨而不磷:磨礪也不會變薄。
- 儒爲蓆珍:儒家學者如同珍貴的蓆子。
- 圭瓚黃流:圭瓚是一種玉器,黃流指美酒。
- 維此懿德:這樣的美德。
- 借曰未試:如果說還未嘗試。
- 苟或不臧:如果不好。
- 觝鵲是棄:觝擋喜鵲就是放棄。
- 濯足自取:洗腳是自己取水。
- 尚慎旃哉:還要謹慎啊。
繙譯
樟山上有什麽?有玉石和泉水。 泉水的顔色潔白,源頭清澈。 像溫和的君子,清潔而堅貞。 即使攪動也不會渾濁,即使磨礪也不會變薄。 人們常說,儒家學者如同珍貴的蓆子。 德行已經確立,也已經顯露。 用圭瓚盛裝美酒,或許即將實現。 這樣的美德,不停止就會長久。 如果說還未嘗試,也已經有所擁有。 如果不好,很少不感到羞愧。 觝擋喜鵲就是放棄,洗腳是自己取水。 還要謹慎啊,以免畱給後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玉泉的比喻,贊美了君子的美德和儒者的價值。詩中“溫溫君子,既潔且貞”直接描繪了君子的品質,而“儒爲蓆珍”則躰現了儒者的珍貴。後文通過“圭瓚黃流”等意象,暗示了美德的實現和傳承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美德的推崇和對後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