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歸開甫之信都

百里長城縣,山回萬壑紆。 陽坡眠觳觫,陰洞產於菟。 紫筍披雲摘,青蘭帶草鋤。 土風饒險勁,案牘少歡愉。 卓茂存心古,鍾離與衆殊。 名高翻忤俗,道大不因愚。 此日騰交戟,何人悔失珠。 九方沉藻鏡,萬匹混迍夬。 自是龍爲友,無煩舄化鳧。 周王求八駿,非爾欲誰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開甫(kāi fǔ):古代官名,指官職高位的人
眠觳(mián hū):形容睡眠時的樣子
菟(tù):一種植物
紫筍(zǐ sǔn):紫色的筍
青蘭(qīng lán):一種藍色的蘭花
案牘(àn dú):指文書
卓茂(zhuó mào):高大茂盛
鍾離(zhōng lí):古代人名
忤(wǔ):違背
愚(yú):愚昧
交戟(jiāo jǐ):指戰爭
迍夬(zhūn kuài):混亂不清
潟(xì):古代官名,指官職低下的人
鳧(fú):一種水鳥

繙譯

送歸開甫之信都
百裡長城縣,山巒起伏連緜。
陽坡上睡眠的人,隂洞裡生長著植物。
紫色的筍穿雲而出,藍色的蘭花帶著草草除。
土地的風景險峻有力,文書很少有歡愉之事。
高大茂盛的心霛像古代官員一樣,鍾離與衆不同。
名聲高大反而違背了世俗,道理偉大卻不因愚昧而改變。
這一天戰爭的戟在空中飛舞,有誰會後悔失去珍珠呢。
九方的水中倒映著混亂不清的景象,龍作爲朋友,不會受到潟和鳧的睏擾。
周王尋找八匹卓越的駿馬,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區的景色,以及其中蘊含的哲理。詩人通過描寫山區的風景和人物,表達了對高尚品質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對世俗和愚昧的反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展現了詩人對於人生境界和價值觀的深刻思考。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值得細細品味。

俞允文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仲蔚。年未四十,不應科舉,專力於詩文書法。爲嘉靖廣五子之一。有《俞仲蔚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