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巖寺
香剎象天界,名僧辭世氛。
一峯獨凌削,衆壑相氤氳。
作禮向金仙,宴林投鶴羣。
山犬銜人衣,卻走避腥葷。
於時春向暮,林亭藹餘曛。
蒼然草木氣,盡溼西江雲。
登閣見千里,眇懷滄海濆。
山鍾忽播蕩,應此悟音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精巖寺(jīng yán sì):古代寺廟名,位於山間岩石之上。 氛(fēn):氣息、氛圍。 凌削(líng xuē):高聳挺拔。 氤氳(yīn yūn):煙霧繚繞的樣子。 金仙(jīn xiān):佛教中的高僧。 投鶴羣(tóu hè qún):與仙鶴一起飛舞。 腥葷(xīng hūn):指肉食的氣味。 曛(xūn):日落時分的餘暉。 眇懷(miǎo huái):微小的心懷。 濆(fén):水流的聲音。
翻譯
精巖寺
香氣繚繞的精巖寺,彷彿通往天界的象徵,名僧辭世後,留下一股神祕的氛圍。 一座高聳挺拔的山峯獨立於衆多山谷之間,煙霧繚繞,宛如仙境。 向金仙行禮,與仙鶴共同歡宴於林中。 山間的狗兒叼着人們的衣袍,卻躲避着肉食的氣味。 此時春天漸漸走向傍晚,林亭中餘暉溫暖宜人。 蒼翠的草木散發出清新的氣息,西江的雲霧瀰漫在山間。 登上閣樓眺望千里,心中的小小願望如同滄海般浩瀚。 山間的鐘聲突然響起,彷彿能領悟到其中的深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精巖寺的景緻,通過描寫寺廟的香氣、僧侶的辭世、山峯的高聳、山谷的煙霧、金仙的儀態、仙鶴的飛舞等元素,展現出一幅幽靜神祕的山間畫卷。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山間清幽之美的讚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禪意,讀來令人心曠神怡,頗具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