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則卷爲林思紹太守母題

· 林光
夫死孤遺亦未忘,西風血淚幾沾裳。 舞鸞掩鏡心如鐵,雛鳳沖天鬢已霜。 夜照壁燈風範在,恩沾墓草燕坭香。 良人歸報兒成立,杜宇何須怨夕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貞則(zhēn zé):指忠貞不渝
卷爲(juǎn wéi):卷起來成爲
林思紹(Lín Sīshào):古代人名
太守(tàishǒu):古代官職,地方行政長官
血淚(xuè lèi):比喻悲傷流下的眼淚
舞鸞(wǔ luán):傳說中鳳凰的舞蹈
雛鳳(chú fèng):小鳳凰
沖天(chōng tiān):沖曏天空
鬢(bìn):指太陽穴兩側的頭發
壁燈(bì dēng):壁上的燈
燕坭(yàn ní):古代用來盛放香料的容器
杜宇(dù yǔ):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鳥,象征忠貞
夕陽(xī yáng):太陽落山時的景象

繙譯

忠貞不渝的林思紹太守母親題材
林思紹的母親,即使丈夫已故,也未忘記,西風吹來,她的衣裳上沾滿了悲傷的眼淚。她像舞動的鳳凰一樣,堅定地掩藏著內心的悲傷,年老的她的頭發已經佈滿了白霜。夜晚照亮著壁燈,她的風範依然存在,恩情如同墓前的草地上飄蕩的燕坭香。她的丈夫歸來,告知她兒子已經成人,杜宇又何須怨恨夕陽的西下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林思紹太守的母親,展現了她忠貞不渝的品質和堅強的內心。即使丈夫已故,她仍然保持著對家庭的牽掛和對兒子的期盼,展現了母愛的偉大和堅定。詩中運用了鳳凰、燕坭等象征意味濃厚的意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母親的堅強和慈愛。整首詩意境優美,感人至深,表達了對母愛的贊美和敬仰。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