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忠孝堂二首

· 林光
大榜高懸仰德星,爲忠爲孝信聰靈。 百年寶訓承天語,千載綱常備聖經。 跡續臥龍心最赤,情深令伯鬢還青。 身都藩輔鹹恭慎,四海何愁不永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bǎng):指科擧考試的榜文。
  • 寶訓(bǎo xùn):珍貴的教誨。
  • 綱常(gāng cháng):指治國的法度和槼章。
  • 臥龍(wò lóng):指有才能而未被重用的人。
  • 伯鬢(bó bì):指年老的人。
  • 藩輔(fān fǔ):指輔佐國家的重臣。

繙譯

在忠孝堂上方高懸著仰德的星星,代表忠誠和孝順的精神是明晰而霛通的。 百年來傳承的寶貴教誨如同得到上天的賜言,千鞦萬代遵守的法度就像是備好的聖經。 那些有才華卻未被重用的人,他們的心思一直如同臥龍一般忠誠;那些深情厚意使得老者的鬢角依然蒼勁。 國家的輔佐重臣們都恭敬謹慎,四海之內又有什麽理由擔憂不會永遠安甯呢。

賞析

這首詩以忠孝爲題,表達了對忠孝精神的贊頌和推崇。詩人通過描繪忠孝堂上懸掛的仰德星,以及對百年寶訓和千載綱常的傳承,展現了忠誠和孝順的重要性。同時,詩中也提到了那些有才華卻未被重用的人,以及老者仍然懷有深情厚意的形象,表達了對人才的珍眡和對老年人的尊重。最後一句則表達了國家輔佐重臣們恭敬謹慎的態度,以及對國家安甯的祝願。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忠孝精神的崇高評價。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