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建德縣民有訴作橋罹害者作徒槓行
霜餘溪湍息奔鬥,農隙維時樑可構。
往來恐有病涉人,官著恆規誰敢後。
邑胥承帖來鄉里,鄉民見胥如見鬼。
督材斬木到丘壟,致期視成毆婦子。
人未安行力已疲,冬無旨蓄雞先死。
田家雞盡誠可哀,邑宰旦夕行橋來。
吁嗟此役本爲利,誰知爲害翻百倍。
老癃傴僂訴且泣,莫遣吏監民自力。
治貪問瘼乃吾事,去甚痛懲尤所急。
老癃又言官試聽,今日所知百無一。
我聞此語憤填膺,不可勝誅空太息。
安得落落寰區間,盡是龔黃二千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罹害(lí hài):遭受災害。
- 徒槓(tú gàng):簡單的橋樑。
- 邑胥(yì xū):地方官吏。
- 旨蓄(zhǐ xù):儲備的糧食。
- 老癃(lǎo lóng):年老體弱的人。
- 傴僂(yǔ lǚ):駝背。
- 問瘼(wèn mò):詢問疾苦。
- 憤填膺(fèn tián yīng):心中充滿憤怒。
- 落落(luò luò):廣闊的樣子。
- 龔黃(gōng huáng):指賢良的官員。
- 二千石(èr qiān dàn):古代官職的俸祿,這裏指高級官員。
翻譯
霜降之後,溪流的水勢平緩,正是農閒時節,可以修建橋樑。爲了防止有人因涉水而生病,官方規定必須按時建造橋樑,無人敢拖延。地方官吏接到命令來到鄉里,鄉民見到他們如同見到鬼一般害怕。他們督促村民砍伐樹木,甚至到了墳墓之地,迫使村民按期完成橋樑,毆打婦女和兒童。人們還未安定下來,就已經筋疲力盡,冬天沒有儲備的糧食,連雞都餓死了。田家的雞都死了,實在令人悲哀,縣令早晚會來視察橋樑。唉,這項工程本是爲了利益,誰知道反而造成了百倍的禍害。年老體弱的人駝着背訴說並哭泣,請求不要讓官吏監督,讓村民自己努力。治理貪婪,詢問疾苦是我的職責,去除過度懲罰是我所急迫的。年老體弱的人又說,官員們應該聽聽,今天所知道的百無一用。我聽到這些話,心中充滿憤怒,無法忍受,只能空自嘆息。多麼希望廣闊的世間,都是像龔黃那樣賢良的官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時期農村在修建橋樑過程中所遭受的苦難,通過對比官方的初衷與實際造成的禍害,深刻反映了當時官吏的腐敗和民衆的疾苦。詩中,「邑胥承帖來鄉里,鄉民見胥如見鬼」生動地表現了官吏的威壓和民衆的恐懼。結尾處,詩人表達了對賢良官員的渴望,希望通過他們的治理,能夠減輕民衆的負擔,實現社會的公正與和諧。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刻揭露和批判。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
許有壬的其他作品
- 《 中秋可行招飲因誦東坡明月明年何處看之句座中請明初可行各和其韻予得二首皆用三疊體仍命禎賦 》 —— [ 元 ] 許有壬
- 《 題仇公度總管首陽采薇圖 》 —— [ 元 ] 許有壬
- 《 橫山有高竹樓別業留信宿始歸 》 —— [ 元 ] 許有壬
- 《 齊天樂 · 天津橋次韻 》 —— [ 元 ] 許有壬
- 《 題子昂竹石 》 —— [ 元 ] 許有壬
- 《 臥龍圖 》 —— [ 元 ] 許有壬
- 《 題西域木唐卿旌表孝義卷 》 —— [ 元 ] 許有壬
- 《 浣溪沙 》 —— [ 元 ] 許有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