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避暑晚行田間用陶淵明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爲韻

淵明昔歸休,開歲才五十。 我雖年近似,我道慚什百。 兼金與尺璧,敢取儕瓦礫。 緬焉動真想,迅往孰誘掖。 庶幾歸田園,千載可同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兼金:指價值倍於常金的好金子,也泛指多量的金銀錢帛。
  • 尺璧:直徑一尺的璧玉,言其珍貴。
  • :同輩,同類的人。
  • 緬焉:沉思貌。
  • 誘掖:引導和扶持。

翻譯

陶淵明昔日歸隱休憩,那時他才五十歲。 我雖然年紀與之相近,但在道德修養上卻自愧不如。 珍貴的金子和寶貴的璧玉,我豈敢與瓦礫相提並論。 深深地觸動了真實的思緒,迅速前往,誰來引導和扶持我? 期望能歸隱田園,千年之後,我們的足跡或許能夠相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陶淵明歸隱生活的嚮往和自身道德修養的自省。詩中,「兼金」與「尺璧」象徵着珍貴與尊貴,而作者自謙爲「瓦礫」,顯示了其謙遜的態度。通過對比陶淵明的歸隱和自己的現狀,作者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渴望和對道德追求的堅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