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 登樓觀柳

雲消春氣恰和柔。先到柳梢頭。數日不登樓。笑青眼、窺人尚羞。 清明近也,老夫耄矣,其忍負歡遊。飛絮便生愁。盡都變、浮萍去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常引:詞牌名,又名「太清引」「臘前梅」等。
  • 許有壬:元代文學家,字可用,河南湯陰人。
  • 雲消春氣恰和柔:雲消散後,春天的氣息顯得格外溫和柔軟。
  • 柳梢頭:柳樹的頂端。
  • 數日不登樓:幾天沒有登上樓臺。
  • 青眼:指柳葉初長,顏色青翠。
  • 窺人尚羞:形容柳枝輕擺,好像害羞地偷看人。
  • 老夫耄矣:我這老頭子已經老了。耄(mào):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 其忍負歡遊:怎能忍心辜負這歡樂的遊玩時光。
  • 飛絮:柳絮飄飛。
  • 盡都變、浮萍去休:全都變成了浮萍,隨水而去。

翻譯

雲彩散去,春天的氣息顯得格外溫和柔軟,最先感受到的是柳樹梢頭。幾天沒有登上樓臺,笑看那青翠的柳葉,彷彿害羞地偷看着人們。

清明將近,我這老頭子已經老了,怎能忍心辜負這歡樂的遊玩時光。柳絮飄飛便開始生出愁緒,全都變成了浮萍,隨水而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柳樹的生機與作者的感慨。通過「雲消春氣恰和柔」和「先到柳梢頭」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柳樹的嬌嫩。詞中「笑青眼、窺人尚羞」以擬人手法賦予柳樹以情感,生動有趣。後文則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歡樂時光的珍惜,以及對生命無常的感慨,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